当前页面: 首页 >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专栏 > 制度建设 >
发布时间:2017-02-20文档来源:湖南省农委
会议现场 2月17日下午,全省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各市州农委负责人、县域经济科科长,被评为2016年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县市政府负责人、农业局长(农委主任)、品牌持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委农办、省农委副主任刘益平、省农委巡视员钟正洪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十大农业品牌县市政府负责人和有关市州就农业品牌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下一步打算以及全省抓农业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上,钟正洪强调,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品牌建设工作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巩固和发展好品牌;二是要保护好品牌;三是要宣传好品牌。 刘益平强调,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就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思路,所以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就是,“供给侧、精细化、新动能”九个字。农业供给侧改革、精细农业发展就是解决有效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多、不精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在品牌建设上,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品牌建设高度重视,去年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时,杜家毫书记提出了“项目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品牌走,品牌跟着市场走”三跟三走的要求和思路。乌兰副书记提出“要增强品牌的凝聚力,以品牌效益带动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她说,内蒙两大乳业品牌就占全国乳业产业50%的份额,双汇集团的产值超1000亿元,这都是品牌发挥的作用。而我省农业品牌还存在散、小、多的现象,所以要打造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切实把我省农业做大做强。今年省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很有针对性,请大家认真领会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品牌建设增强我省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农业效益。 刘益平指出,各级要加大农业品牌的营销推介力度,我们的农业品牌不少,也有不少知名品牌,但我发现很多品牌注册后,挂在墙上、放在抽屉里的多,没有把重点放在宣传推介上,没有很好地把品牌效益扩大。我们这次十大农业品牌的评选活动反响很大、效果很好,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被评上十大农业品牌的县市一定要把品牌宣传推介好,真正把产业做成本区域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希望党委政府要加大营销和财政扶持力度,明确品牌管理单位,制定品牌管理办法,确实把品牌管理好、运营好。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开展十大农业品牌评选活动,没有评上的县市区,要加大对品牌的培育力度,确实把品牌建设工作抓紧抓好。另外,我们初步考虑,将在中央七台和省内主要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推介我们已经评上十大品牌的农产品,希望大家做好配合工作。 刘益平要求,各市州、县市区要做好县域经济转型工作,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从上个世纪未开始,就通过评选县域经济强县、快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后,又将经济快县,先进县纳入全面小康社会考核,不再单独考核。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2013年省政府实施了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工程,每年重点扶持一批产业特色县,现在的问题是,县域经济强县工程只搞三年,今年是最后一年了。目前县域经济仍然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四大短板之一。短板怎么补齐?工作抓手相继丢掉,我和县域经济处的同志感到很是迷茫,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去年,根据宗林主任的指示,我们到一些市县调研,广泛听取了市县负责同志和一些企业家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好产销脱节问题,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个好价钱,而发展农产品品牌,利用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安化黑茶、大围山水果、新化水酒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通过品牌带动,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对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效果十分明显。鉴此,县域经济发展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以往扶持小、散、杂的农业项目转型到抓农业品牌建设和培育上来,我感到,这个转型很好、很及时、很漂亮,不但符合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也抓住了农业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在此,也希望各市州、县市区把县域经济工作重点转型到农业品牌建设和培育上来。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a>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