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抓好当前以中稻为主的水稻病虫防治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7-03文档来源:市农委

 

  一、发生实况

  目前我市早稻已处于成熟期,中稻处于分蘖盛期。据常宁监测点近期调查,二化螟从6月10日开始灯下出现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高峰在6月20日左右,发生期与去年相当。6月30日调查,中稻田亩平卵量67块,最高的达224块,7月初进入卵孵盛期,将对中稻田、早稻贪青迟熟田和晚稻秧田造成危害;稻纵卷叶螟受6月份频繁降雨天气影响,成虫不断迁入,加上本地羽化成虫,6月中旬开始出现了3个明显的蛾峰,6月30日调查早稻田亩平蛾量达358头,中稻亩平487头,最高的衡南分别为600头和1130头,早稻田亩平幼虫2171条,高的衡南4800条,最高丘块达13600条,中稻田亩平幼虫8100条,发生严重的亩平幼虫35000条,最高丘块达114000条,将对中稻田、早稻贪青迟熟田和晚稻秧田造成危害;纹枯病6月30日调查全市早稻田平均病蔸率23.9%,病株率12.28%,高的常宁45.34%,最高丘块85.83%,中稻田长势好的开始进入发生流行期,平均病蔸率6.45%,病株率2.25%;稻飞虱6月30日调查,早稻田平均百蔸虫量229头,且田间出现少量短翅型成虫,全市平均百株卵量64粒,中稻田平均百蔸虫量492头,平均百株卵量163粒,稻飞虱已进入产卵繁殖盛期,田间虫量将迅速增加。此外,据灯下数据显示,稻飞虱有2/3以上为白背飞虱,其有可能带毒传播造成中稻和晚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稻瘟病因2015年上半年气候条件适温高湿,发生较往年加重,目前全市早稻已发生面积22.85万亩,中稻发生2.02万亩,要高度警惕中晚稻老病区和易感品种的预防。

  双抢前后的水稻病虫防治容易被忽视,也是病虫转移为害的关键时期。所以,各地应加强病虫监测,把握防治关键,科学安排防治,搞好分类指导,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二、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7月1日--5日。

  2、防治对象及对象田:贪青迟熟早稻田挑治二化螟、纹枯病和稻飞虱;中稻田主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预防纹枯病,挑治稻瘟病,兼治稻蓟马等;晚稻秧田防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蓟马。

  3、防治药剂:

  防治稻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

  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0%四氯虫酰胺(9080),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等;

  稻瘟病可选用22%春雷·三环唑(加收热必),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或30%己唑·稻瘟灵(富米乐)或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壮谷动力)、己唑醇、戊唑醇、井粉、井·蜡蚜等。

  公益提示语:

  《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主办单位: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延安路14号 联系电话:0734-8180400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