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参加了8月15日开班的全省审计厅审计项目组长(主审)培训班,了解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新形势、政策法规的新动态,学习了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对我们解决工作实践中的一些难题、堵点十分有帮助,收获满满。重点有四:
一是思维决定思路,要拓展大数据审计思维。做好审计工作,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正确的审计思路,它关系到审计项目的成败。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审计思路也不同。此次培训,省审计厅电子数据审计处副处长谢孔日从大数据审计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三种核心思想出发,结合具体的大数据分析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操纵文件数据V3.2”软件高效地处理不规范的数据,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数据审计的便捷高效。常规审计由于时间精力的原因,更倾向于抽样审计,而运用大数据审计不仅可以进行全面审计,还能将审计人员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去扩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审计全覆盖已形成常态化的今天,大数据审计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拓展大数据审计思维,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掌握审计行业的主动权。
二是凡事预则立,要多措并举谋划审计项目。省厅资环处处长刘小澜围绕项目前期谋划阶段、具体实施阶段、成果开发阶段三方面为我们讲授了如何打造优秀审计项目。一是项目前期谋划阶段,要在审计计划下达后,组织细致周密的审前调查,明确好审计的依据、目标、范围、内容和重点;二是具体实施阶段,要坚持依法审计,把握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保持职业谨慎,严控审计环节,确保程序合规;三是成果开发阶段,要对报告字字斟酌,反复提炼问题观点,提出有的放矢的建议意见,从揭露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和制度体制机制问题方面加强成果运用。通过这堂课,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个优秀项目从立项到成果开发的不易,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谋划,认真打磨。只有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意识、精品意识,精心谋划、研究创新,才能“磨”出好项目。例如,要列出“审计查证清单”,将已经做过的一些项目进行归纳总结,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政策要求、风险点等,按图索骥,靶向核查。这些都是在开展项目前就要做的功课,让我对即将担任的石鼓区决算主审项目,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打算。
三是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掌握高效工作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考虑到审计人员平时工作繁杂,压力大,省厅特意邀请了省委党校张四梅教授为我们讲授了高效工作法——思维导图。通过以接龙的方式描述“砖头”的不同作用,开展小组讨论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等活动,生动有趣地让我们感受到思维导图工具的便捷高效。虽然自己以前也有用过MindMaster软件做过思维导图,但从未手绘过。这次在课堂上手绘思维导图,让我发现了自己之前做思维导图的不少问题——比如没有很好地使用图标来联想记忆,描述的语句不够精炼。掌握好的方法的确可以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高效,尤其是对于审计人来说,我们不仅要处理繁杂的数据、资料,学习不同的法律法规,还要考各种专业证书。有时候可能不是我们能力不行,而是方法不会。
四是学无止境,要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审计业务。省厅此次培训还邀请了省内高校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让我们有了审计业务之外的思考——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徐莉萍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当前政府审计投融资动态,提到了“基础设施公募REITs”这一概念,虽然老师是从会计的角度来分析收益,但对于刚结束国有资产专项审计调查主审项目的我来说,在听完老师的介绍后,对政府用国有资产进行融资的原因有了更深地理解,它不仅是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它能助力地方政府破解债务困境。除此之外,通过其他老师的授课,我们也了解到中国正处于后疫情时代中美大国博弈阶段,只有通过构建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才能破题;很多审计疑点存在资料的细枝末节处,一定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才能抓住问题的蛛丝马迹。同时,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要重视理论学习,对于审计专报、审计要情要敢写勤练多思;在审计过程中要做好审计风险防范,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学无止境,只有通过不断地学思践悟,才能进一步锤炼我们的审计业务。(衡阳市审计局 杨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