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对衡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2017年度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未真正开展,体系未真正建立,规模和作用十分有限。为此,审计组以审计要情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进行反映,并得到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2017年,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仅有600万元,其大部分来源于市属投融资公司,是下指标下任务的形式收取,而不是按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收取。收取后钱闲置在国库,未产生实际支出,更不用说发挥帮扶企业的效益。整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可以说是“形同虚设”,未发挥实质作用,不用说与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动辄上亿的收支无法相提并论,就算与省内长沙、湘潭、常德等同级地市相比,与其每年几千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也是相差甚远。
参考其他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衡阳的实际,审计认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财政三大预算体系之一,其意义十分重大,对经济发展有“加速”作用,并提出以下建议,以此促进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一是推进我市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要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推动政资分离、政企分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并有自主经营权。建议市政府成立国企考核领导小组,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以考核促发展,引导企业规范运营,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最大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并按规定上缴利润。
二是真正建立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建议每年初由各企业编制本企业的年度经营收支预算,市国资委进行汇总把关,市财政局进行审核把关,并报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审议。对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支出进行科学测算和合理安排,并严格按规定执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应优先用于扶持龙头企业、高科技企业,促进发展企业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发挥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促进国有资本、国有资源优化整合、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优质财源培育中的积极作用。
衡阳市审计局 王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