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上午,“衡阳正青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对外经贸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商粮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建军,市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邹可成,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万韩建,市旅游外侨民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骏明,衡阳海关副关长张振,衡阳综保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刘璋先后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对外经贸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对外经贸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其中,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从1989年我市开始有自营进出口并实现进出口额188.52万美元到1993年进出口额突破1千万美元,从2003年进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到2017年实现进出口额为44.88亿美元。2017年我市对外贸易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加工贸易总量全省第一;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核三极”的外贸产业格局(“一核”即电子信息产业,“三极”即电力装备制造业、传统钢铁和有色产业、制鞋及服饰产业);外经合作不断深化,从最初仅仅与几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到现在已经和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牢固的贸易往来。近五年来,我市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平均增幅达30%以上,总量和增幅均排全省前列。
为进一步深化对外交往,服务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共主动邀请或参与接待外宾1000余人次,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农林、医疗卫生、环保及人才等领域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友好交流活动,促进了彼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共组派政府友好代表团等300多个团组、5000多人次赴国际友城和其他国家城市广泛开展多领域合作,先后和世界各国城市签订了“国际友城民间文化艺术协议书”,“医药交流项目协议书”、“旅游合作项目协议书”、“农业项目合作意向书”等100多个项目合作协议书和意向书,为促进衡阳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撰稿人:综合调研科 许钧)
欢迎关注衡阳市商务和粮食局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