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优势: 科技前沿领域,衡阳正在“领跑”
衡阳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23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家。2016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0.73亿元。通过对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衡阳正在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展开新一轮“领跑”。
同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围绕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载体建设、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重点方向,新增了激励措施,提高了奖励标准。
今后5年,衡阳将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载体建设、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创新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结合、科技惠民和体制机制创新“八大工程”,不断向“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迈进。
交通优势: 先天区位优势明显,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备
衡阳自古“扼两广,锁荆吴”,处于战略要冲。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525公里、668公里,全省“数一数二”。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达9801万人和609409万人公里,路网密度136.25公里/百平方公里。排航道通航里程769公里,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达1494万吨和368463亿吨公里,千吨级货轮可直达市区。南岳机场开通十余条线路,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万人次,在全国支线航空中位居前列。省内首个通用机场项目——衡东大浦通用机场即将建成。可以说,无论是珠三角商品的北上运输,还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商品运往西南地区,经衡阳转运分拨都具备运距、成本和时间的先天区位优势。
未来5年,我市将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和智能物流,积极发展空港物流、临港物流,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业联动发展,努力打造服务衡阳、辐射湘南的消费品和生活服务市场体系、批发市场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和特色旅游会展体系。
金融优势: 衡阳一直是金融机构“抢滩”的战略要地
衡阳一直是金融机构“抢滩”的战略要地。截至2016年,衡阳金融机构达151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29家(含华融、民生、招商、广发、中信、光大、浦发、长沙8家股份制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小贷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122家。全市金融业资产总额达3625亿元,金融业纳税额11.14亿元,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3283.43亿元,1674.28亿元,存、贷款余额及增量均居全省第二。
2016年,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77.64亿元,居全省第二。证券、期货交易额分别为4179.3亿元和960.52亿元,均居全省第二,12月末本市股民股票市值256.4亿元。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余额61.27亿元,全省第三。小贷公司贷款余额18.3亿元,全省第二。去年全年各项融资规模达376.7亿元,同比增长71%。
医卫优势: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覆盖率不断扩大
我市已基本构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衡阳目前拥有各类卫生机构6023个(三甲医院9家),卫生技术人员3.94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3.93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口医生、护士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二。
30所“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签约率达80%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126场次专家队伍健康巡讲,城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乡镇卫生院201个,床位数1.17万张,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3所,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覆盖率不断扩大,诊疗水平享誉三湘。以南华附属第一医院为代表的各家三甲医院,经常收治来自周边地区的患者,辐射半径在200公里左右。
在医学教学上,拥有南华大学、环境生物学院等一批资深医学教育院校,以及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临床类别)、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等一系列资源平台。
人才优势: 文化底蕴深厚,名校云集人才荟萃
衡阳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湖湘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从“纸圣”蔡伦到明末思想家王船山、清代彭玉麟,及现代的琼瑶、海岩、刘和平……文化名人辈出,石鼓书院、船山书院遐迩闻名。
当今,名校云集,人才荟萃。现有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449所,全市小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99.8%,初中生入学率98.6%。有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衡阳师范学院、衡阳高铁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省内知名高校,15万名在校大学生。“衡阳大学城”是中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大学园区,华南北部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百花齐放,在全国省职业技能大赛中成绩稳居第一方阵。
信息优势: 积极推动“三网融合”,“数字衡阳”建设全面提速
衡阳积极推动“三网融合”,建设“数字衡阳”,全面完成宽带提速、光进铜退、双向网改,初步建成集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数据中心于一体的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在云中心和平安城市、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应急指挥四大核心应用基础上,推进数字医疗、数字社区、数字教育,发展绿色能源、环境监控、节能减排等“互联网+”典型应用。
截至2016年,衡阳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198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二。通信光缆线路长达50万芯公里,互联网省出口带宽2100G,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端口占端口总数的99%;4G信号覆盖率达95%以上。衡阳成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全国信息化城市50强,国家32个互联网骨干网接点城市之一,湖南省互联骨干网两个核心节点城市之一,湘南地区数据灾备中心……
消费优势: 市场潜力巨大,众多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衡阳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16年居民存款总额达2135.88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8848元和15603元。“兜里有钱”成就消费底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1年的556.53亿元增至2016年的1127.98亿元,年均增长15.2%。
万达、恒大、华为、中储发展、苏宁云商、阿里巴巴、唯品会……世界500强、全国知名企业等消费“大牌”纷至沓来,市场体系“高大上”。华耀城、白沙洲物流园等物流园区,耒阳市大湘南电商孵化园等五大电商产业园拔地而起,阿里村淘、农民伯伯等3718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杨柳4S店街区、商业步行街、市府路民俗文化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明珠璀璨,销售额过20亿元的西园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华源建材、长江钢材、中湘机电、永兴家具四大专业市场一派红火!
金杯电缆等一批衡阳品牌享誉中外,2016年47家企业外贸业绩破零,17家企业外贸业绩倍增,特变电工等50余家衡企出境开展对外投资和劳务合作。外贸总额达26.72亿美元,全省排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