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 | 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无障碍浏览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网上办事 | 互动交流 | 党建及其他工作 | 专题专栏 | 权力清单
今天是:
当前页面: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动态  > 
平台项目环境三轮齐驱推动衡阳外贸追赶式跨越发展
来源:刘克春   时间:2016-11-22 00:00

衡阳位于中部地区,承东接西、连南拓北,为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水陆空交通运输便捷,产品配送半经短、配送效率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自2010年以来,衡阳大力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推动衡阳外贸追赶式跨越发展:“十二五”衡阳外贸年均增长31.8%,在总量突破10亿美元的市州中,衡阳增速稳居第一;总量在全省的排位从2010年的“第六”上升到“第二”;结构从2010年的钢铁有色进出口唱主角发展为以电子信息(富士康、欧姆龙)、钢铁有色(衡钢集团、五矿金铜)、电力装备制造(特变电工、瑞达电源)、盐卤化工(建滔化工、海联三一)、鞋服轻纺等五大板块唱主角、多点支撑的外贸进出口格局。衡阳外贸为何能飞速发展,答案就在于衡阳持之以恒地抓平台、抓项目、抓环境,三轮齐驱,共同发力。

         一、抓平台建设,破解外贸发展瓶颈。平台,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载体,更是外贸追赶式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在2010年以前,衡阳几乎没有出境出海口岸,平台建设严重不足,成为制约衡阳市外贸发展、壮大开放型经济总量的瓶颈。为改变这种情形,五年多来,衡阳通过持续打基础、补短板、建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通关平台从零到全省领先。五年多来,衡阳先后建设运行了衡阳至深圳盐田港的五定班列及铁海联运(20113月开通)、无水港(20128月运行)、公路口岸(20138月对外开放)、综保区(20149月封关运行);今年又开通了衡阳至上海的水运集装箱班轮(20166月首航)和衡阳至珠海高栏港的集装箱铁海联运(20168月开通),正在建设的衡阳铁路口岸预计年底竣工。此外,下阶段还将筹备申报水运口岸和航空口岸。截至目前,衡阳已成为全省口岸通关体系最健全的市州之一。与通关平台迅速发展相呼应的是衡阳外贸的追赶式跨越发展,2012-2013年衡阳外贸总量首先超越娄底;2013-2014年超越株洲、湘潭;2015-2016年超越郴州,外贸总量仅次于长沙,居全省第二。二是园区平台从落后到先进。五年多来,衡阳市对高新开发区、松木经开区、白沙洲工业园等三大市直园区,分别进行了调规扩区,转型升级。高新开发区获批为国家级高新区,松木经开区获批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白沙洲工业园落户了国家级的衡阳综保区。2015年松木经开区进出口12804万美元、高新开发区进出口44037万美元、白沙洲工业园(含衡阳综保区)进出口218188万美元,市直三大园区外贸总量占全市外贸总量的87.78%,园区已成为衡阳市外贸增长的主阵地和开放型经济增长的核心增长极。面对创新创业的大浪潮,衡阳市未雨绸缪,先后规划新建了衡山科学城、陆家新区两大高新产业“双子星座”。两大“双子星座”建成运行后,将成为衡阳对外开放和科学发展的又一崭新名片,衡阳外贸将进一步加速发展。三是物流平台从散乱到组网。五年多来,衡阳市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南岳机场、吉衡铁路、湘桂高铁、潭衡西高速、衡桂高速、南岳高速、土谷塘航电枢纽(一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和实施衡州大道、衡云干线、来雁新城、滨江新区、二环路、船山东路等一批拓城提质项目,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525公里、572公里,居全省第二和第三位,“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立体交通格局加速形成,物流运输更加畅通高效。五年多来,衡阳市一直致力于打造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物流中心为骨干、配送中心为基础、农村物流站点为补充的物流网络体系。目前白沙物流园、松木物流园、衡阳铁路口岸物流园等三大物流园区已具雏形;云集空港、衡阳市快递分拨中心、茶山坳、三塘、耒阳哲桥、祁东衡缘、衡阳县西渡、常宁水口山、衡山开云、衡东大浦等10大物流中心的建设加速推进;正式上线了衡阳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平台、衡阳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成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点1722个,正大力推进电商与物流的融合发展,建设衡阳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衡山科学城电子商务平台、华耀城电子商务交易中心、蝶讯科技FTF电子商务平台、湘梦电子商务产业园、唯品会衡阳电子信息产业园、衡东土菜电商产业园等。目前,衡阳市已形成各类物流法人单位3097家,物流个体户31964家;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0家;获批国家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12家,其中4A6家。今年3月衡阳三家物流公司抱团组建湖南万源物流集团,4月由市商务和粮食局牵线,湖南万源物流集团又与东西南北中五家异地衡阳商会签订物流合作战略协议,开创了资源共享、抱团发展、降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物流的新模式。通过持续抓平台建设,衡阳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外贸的物流、通关、生产等成本不断下降,综合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二、抓项目招商,壮大开放发展主体。实现衡阳外贸追赶式跨越发展,既需要保存量,更需要扩增量。增量哪儿来?关键靠招商引资,引进外贸导向型企业。五年多来,衡阳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菜单,市委书记周农更是强调“要抓项目扩投资、抓招商引增量,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一是登门招商,精准对接。衡阳历届领导班子格外重视外贸导向型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市委书记周农到衡阳工作以后,多次调研园区和外贸企业,强调“要抓好产业招商,进一步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领导干部要带头出门招商”;市长周海兵多次率小分队赴北上广登门招商,对接引进加工贸易企业来衡发展。今年922日第四届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投洽会,周海兵市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就承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作主旨演讲,会议期间衡阳启动第五批重大项目建设,1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8.38亿元。各县市区、园区一把手也亲自挂帅,上门招商,承接引进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对承接引进的项目,衡阳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并实行项目建设“四个一”服务,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包到底”,确保项目招得来、落得地、投产快、早见效。二是专题招商,精准定位。推进县市区、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实施六大专题招商,即总部经济与高端制造产业专题、电子信息产业专题、文化旅游产业专题、商贸服务产业专题、循环经济产业专题、开放及物流平台专题,每个园区承担1-2个专题招商。其中,总部经济与高端制造产业专题招商主要由白沙洲工业园、高新开发区、衡山科学城承担;电子信息产业专题招商主要由白沙洲工业园、衡山科学城承担;文化旅游产业专题招商主要由南岳区和两岸新区承担;商贸服务产业专题招商主要由两岸新区承担;循环经济产业专题招商主要由松木经开区和水口山经开区承担;开放及物流平台主要是指铁路口岸、水运口岸、航空口岸的招商合作。每个县市区根据本地的产业发展重点,相应确定1-2个专题进行招商。三是精心策划,精准承接。在实践中,衡阳探索了多种招商引资模式,主要有五种。第一是产业联盟招商,即引导已入衡企业增资扩股扩产,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或相关企业来衡发展。如,富士康入衡发展,带动智科实业、新龙科技、巨电电子、星源电子、智统五金等相关配套企业入衡发展;特变电工入衡发展,带动100余家变压器企业发展,并在今年913日联合17家湖南省输变电装备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组建湖南省高端输变电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吸引相关企业来衡配套发展。第二是盘活资源招商,即利用企业改制的原有资源,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新产品引进,进行重组招商、嫁接招商。如,紫光古汉引进战略投资者湖南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重组成立湖南紫光古汉南岳制药有限公司,后又引进海南汉森投资有限公司重组湖南紫光古汉南岳制药有限公司,即今天的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第三是融资方式招商,即采取PPP、公司上市等方式,引进资金和项目。如,衡山科学城股份制的建设模式,衡阳“金化高容”上市新三板。第四是以市场换项目的方式招商,即以衡阳广阔的消费市场为条件,吸引客商投资衡阳。如,以衡阳教育信息化资源市场成功引进科大讯飞。第五是整合商会资源招商,即利用衡阳广泛的商会资源,打好老乡牌、感情牌,吸引衡阳籍企业家抱团来衡发展。通过抓项目招商,承接引进外贸导向型项目,衡阳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加工贸易额从2010年的不足1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2.6亿美元,十二五”年均增长94.7%,总额居全省第二。

三、抓环境优化,吸引客商扎根衡阳。好环境具有“洼地效应”,能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承接地拼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资源、劳动力,而是环境、服务等综合优势。为让引进的项目落地生根并长期发展,衡阳市大力实施优化环境行动。一是着力优化政策环境。五年多来,衡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省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出台并认真落实了《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施意见》(衡政发〔201135号)、《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衡政发〔20131号)等政策文件。在财政扶持方面,衡阳市设立了“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预算资金用于支持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对外贸易、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在争资减负方面,衡阳积极向国、省争取企业扶持资金并努力减少企业负担。仅今年以来,衡阳就争取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964万元,争取省级外贸稳增长保目标资金6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外经贸企业技改升级、破零倍增、国际市场开拓、出口信保等。衡阳市国税局实际办理出口退税3.76亿元,出口退税完成率100%衡阳海关认真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上半年共审批减免税款979.4万元,同比增长17.3%。衡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力宣介原产地证优惠政策,积极发挥原产地证减免税作用,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今年1-8月全市新增自营外贸进出口业绩破零企业26家,倍增企业17家,“破零倍增”直接带动外贸进出口17261万美元。在鼓励转型升级方面,衡阳市对研发技改项目和以一般贸易方式引进的先进设备、高新技术,财政给予适度贴息支持;对企业进行国际认证、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予以鼓励支持。二是着力优化服务环境。第一,保障生产要素供给。五年多来,衡阳大力建设标准厂房,鼓励项目入园区发展,千方百计保障项目的用地、用水、用电、用气需求,让企业拎包即可入驻园区生产;对重大项目,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发挥衡阳总人口800万、劳动力资源460万、产业工人30万、高校职业院校学生20多万的优势,全力打造技师之城,并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积极组织开展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等技能竞赛,提升人才素质。现在,衡阳基本能满足富士康、欧姆龙、中兴通讯等诸多在衡企业的用工需求。第二,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五年多来,衡阳市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6项,行政审批精简率达60.2%。为让企业、个人尽量少盖章、少跑腿、少费神,衡阳市建成政务服务中心,推行行政审批制度“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即将各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服务科集中,行政审批服务科整体向衡阳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实现“进一家门、办所有事”。同时,推行流程再造,将所有行政许可项目分为即办件、一审一核件、承诺件三种类型,规定即办件1个工作日办结、一个环节办结;一审一核件3个工作日办结、两个环节办结;承诺件10个工作日办结(个别承诺件有特别法律要求的除外)、三个环节办结,承诺时限从法定的4100个总工作日减少到906个总工作日,提速率77.9%,行政审批环节总数从1025个精简到408个,精简率60.2%。今年6月,巴基斯坦客商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外资企业“湖南金泫海玲商贸有限公司”审批业务,从受理到获批,仅用了6个小时就办完所有审批手续,创造了衡阳行政审批的“高铁”速度。第三,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衡阳市商务和粮食局根据国家最新政策,于今年91日取消了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和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制成品转内销审批;衡阳海关为企业提供网上审批、无纸化通关等多项便利,全面落实关地、关贸、关企等合作协议,特别是着力加强与深圳、拱北等口岸海关的通关协作,着重协调了金铜矿等重点税源商品转关事宜,进一步疏通了转关渠道,今年上半年转关率达到97.06%实现了“应转尽转”。衡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方便企业出口,实施产地证与报检备案“两证合一”,全面推广无纸化报检和备案;对签证服务实行“零门槛、零纸张、零等待、零距离、零死角”等措施,取消备案企业年审制度;对产品和企业资质认证,实行异地结果相互认可制度;开展第三方结果采信工作,合并同类项,减少企业不必要的重复检测与收费;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产品在长江经济带实现了100%“出口直放”和“通关单无纸化”,全面实施“湘粤出口直放”,减少了企业申报流程环节。市国税部门根据《退税规范》要求,将生产型出口企业审批退税权下放到县市区局,基本实现了当月申报当月退税。三是着力优化社会环境。第一,开展“八城同创”,建设美丽衡阳。2012年开始,衡阳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的“四城同创”,2015年升级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八城同创。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圆满完成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6.3%5年提高6.5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7%以上,主要指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市城区开展了“三清三建”(清违建、清垃圾、清管线;建路、建绿、建园)、“两化两体系”(社区场所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和社区组织体系、服务体系)行动;开展了城市主干道两厢提质改造“两年行动计划”和城区农贸市场提质改造计划。第二,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权力运行。制定发布“三清单一目录”,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从“三证合一”升级到“五证合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完善市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并向基层延伸。严格行政执法,打造“阳光政府”,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第三,全面从严治党,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主持召开水口山五矿、特变电工、富士康等外贸企业专题调度会,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衡阳市商务和粮食局联手省级外贸服务中心,为中小外贸企业解决报关、通关难题。对重大项目审批,实行全程代理代办制。今年712日,南岳电控因公司上市,需办理外资企业变更审批业务,衡阳市商务和粮食局窗口工作人员亲自赴省商务厅帮其代办,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原本需要8-10天才能办结的业务,为企业冲刺上市争取了时间。同时,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清明的政治环境,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开展了衡阳破坏选举案和李亿龙严重违纪案的深刻反思,大力正风反腐,实行最严“禁酒令”“禁赌令”,落实“为官不为问责办法”,五年多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件496件,处理60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63人;问责“为官不为”党员干部146名,给予党政纪处分87人;查办“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350起,给予党政纪处分320人,移送司法机关49人;查办“四风陋习”问题462起,给予党政纪处分454人。一个“政策优惠、服务优质、秩序优良、政治清明”的新衡阳正清晰地呈现在人民眼前。2016年衡州经济发展论坛,衡阳签约项目65个,总引资422.9亿元,这进一步说明了衡阳的投资环境正在优化,各地客商正慧眼识珠,纷纷选择衡阳、投资衡阳、创富衡阳。随着大项目的进驻,未来的衡阳,对外贸易必将更加繁荣,开放发展必将越来越好!

(作者:衡阳市商务和粮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主办单位:衡阳市商务局 |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衡阳市华新开发区解放大道28号
承办单位:衡阳市数据局 邮政编码:421001 电话:0734-8888677 |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74号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