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又将到来,今年“双11”期间,我市快递业务总量将达400万件以上,日均处理量将达40万件——
面对巨量快递,衡阳是否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 许 珂
一年一度“双11”又将到来。这是一场购物狂欢节,也是对快递行业的一次严峻挑战。据市快递协会会长徐洪安预测,今年 “双11”期间,我市快递业务总量将达到400万件以上,日均处理量将达到40万件。
快递业是否已经备战到位?对此,诸多快递企业负责人给出答案:近两年,通过硬件建设逐步完善、处理能力扩容、网络延伸等举措,衡阳快递行业的稳定性、抗压力大幅提升,基本能从容应对“双11”的巨量包裹。
今年“双11”预计每天处理快递量将达40万件
今年已是“双11”第七个年头。
“根据以往的惯例,‘双11’期间,快递企业业务量将是平时的3倍以上。”徐洪安告诉记者,去年的“双11”期间,我市整个快递行业日均处理快递25万件;而今年的“双11”期间,我市预计每天处理快递量将达40万件。
那么,除了快递量大幅上升之外,今年的“双11”,衡阳快递还会呈现出何种特点呢?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今年的快递业与往年相比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区域业务明显增多。去年以来,区域业务在快递业务类型中始终保持最快增速。目前在江浙沪皖全境、京津冀全境,广东、山东、福建全省等区域内,以骨干节点城市为核心的整体化配送解决方案已经开始形成,区域内快件时效已接近同城快件水平。二是县域业务明显增加。目前,衡阳的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已超过三分之二,预计今年“双11”业务旺季,县域将是巨大增长点,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网络零售平台均已将县域及农村地区作为促销和宣传重点,快递业务量势必迎来高峰。
对此,市民成积是深有感触。
成积父母住在衡南县冠市镇足田村。“双11”眼看就要来了,在她的购物车里记者看到已躺了超过2000元的宝贝,有电压力锅、羽绒被等。成积说,自从出来工作后就一直想给家里添置些父母舍不得买的家用品,但是因为地方太偏,物流很不方便,一直没能如愿。如今,圆通快递在她家附近设了一个快递点,她决定在“双11”的那天淘一批家庭必需品,寄回老家孝敬父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往年“双11”当天快递并没有太多压力,11月12日到11月13日才是揽收高峰,今年随着电子面单、智能分单等技术普及,各快递公司自动化程度提升,预计今年“双11”当天首次成为揽收高峰期,这也将推动消费者签收时效提前。
招募临时快递人员,自建快件存放场地
“今年‘双11’的物流高峰期,将从11月13日持续到11月23日。短短的10天内,产生并处理如此庞大的物流订单,无疑对整个快递行业来说仍是一个挑战。”徐洪安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我市市区共有17家法人快递企业,约有150多个快递营运网点,“快递小哥”约3000多名。“国庆节一过,不少快递公司就在车辆储备、场地建设、操作效能、人员配备与安全管理等五方面积极部署,全力备战。”徐洪安说,“往年,一到‘双11’快件多到让快递员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今年,不少公司采取自建和临时租用两种方式,来保障‘双11’快件的存放。如申通就自建500平方米的场地,专门用于货物的分捡和中转,以提升中间环节的操作能力等。同时,‘双11’期间,申通还将通过招募临时人员。届时,仅申通的快递人员就会多达300人,比平常超出50—60人。”
今年韵达快递将会协同一些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处理系统,对全国各网点的“双11”预测业务量进行前置管理。“为了应对‘双11’,我们两个月前就开始制订方案,同时还与平台商一起做好业务量的精准预测,在场地、车辆、人员、设备等方面做好配备。”韵达快递负责人如是说。
而中通快递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双11”来临之前,其公司已根据市邮政局的要求,储备了1∶1的派件员,并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对各个派送的人员进行了调换、增派的调整,确保‘双11’派件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不少细心的市民还会发现快递单如今已改成了带有条形码打印的“电子面单”。
原来,以前快递用的是传统四联单,分为寄件、取件、派件、收件四联,快递多的时候,从包裹上抽取单据费时又费力,耽误包裹流转效率,还容易出错。现在,用上电子面单后,人力和物力成本都节省了,仅打印速度就提升了4—6倍。
对此,韵达快递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子面单”在分拨路由时的作用,在“双11”快递旺季会更明显。以前是有经验的老员工人工分拨路由,现在电子面单由大数据来分拨路由,准确率已达96%左右。
徐洪安介绍说,今年以来,“电子面单”全行业覆盖率已超过六成,“双11”期间有望超过七成。根据电子面单信息,大数据自动计算出分单路径,将包裹分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网点,可更快到达消费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