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11家来自广东花都的皮革箱包生产企业和昭隆五金塑胶带着6.7亿元的项目投资集体落户耒阳,这是耒阳市“以乡招商”、“环境招商”、“产业招商”助力经济转型的又一力作。
耒阳是资源大市,曾因为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而快速发展。但随着煤炭资源日益减少,该市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今年以来,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耒阳市在抓好换届选举、社会稳定的同时,不断加大项目引进推进力度。一方面打好“感情牌”、“老乡牌”,从农历正月十七开始,该市主要负责人带队,先后多次南下与企业协会、企业家对接,吸引在外投资兴业的耒阳籍商人回家参与家乡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花都狮岭,由耒阳籍企业家创办的各类企业多达2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0家。而此次“扎堆”签约的12位企业老总中,就有10位是在花都发展的耒阳籍人士。
另一方面打好“基础牌”、“环境牌”,加快承接平台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企业家抱团“回家”打好基础。耒阳市委书记彭玉明告诉记者,这些年,耒阳逐步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在已经投入10多亿元基础上,“十三五”期间还将投入30亿元。其中,耒阳经开区通过“135工程”已建起了17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仅此次签约就预定了近9万平方米,预计年内这17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将会全部“消化”掉。
同时,耒阳还注重打好“产业牌”,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此次签约的广州楷昊旅行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世付告诉记者,这次他不仅自己选择回乡发展,还将利用皮革箱包行业协会会长身份促成整个行业的产业链转移到耒阳来,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快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据悉,此次签约的12个项目年产值将达到8亿元以上,年创利税1.5亿元以上,可安置就业3000余人。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带动五金、毛皮、布料、针车、辅料等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快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其中,昭隆五金塑胶项目属耒阳经开区重点发展的塑胶制造产业项目,该项目使用土地资源较少、投资强度较高、产出强度和产品市场占有量较大。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税收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