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高新区推进项目的力度和这个季节晃眼的阳光一样,呈现“火力全开”状态。
产业要有转型和突破,经济要有新亮点和新增长点,这些发展的“压力”都要靠项目来“释放”——项目落成或投产,发展转型的成效才能体现。
对处于转型期的高新区而言 ,项目的重要性尤甚。5月6日,高新区召开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会上不仅逐个分析第一批41个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更细致罗列每个项目的“问题清单”,要求对照问题,深入一线进行解决。
高新区的发展思路一如既往的清晰: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引资、引技、引智等措施,破除发展障碍、激发发展活力。
且看高新区如何“分步走”力促产业转型。
对于既有产业项目,高新区通过积极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或技术改造等,继续巩固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及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上的优势,使“老产业”有“新活力”。
此外,高新区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招商引进一大批符合发展定位的大项目、好项目,来“中和”和“补齐”产业“短板”。
再则,高新区将通过“2337”创新创业平台扶持本地初创企业,为年轻的创业一代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成长空间;也通过这些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赋予产业更高的科技含量。
这些各具针对性的措施,几乎涵盖了高新区不同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和项目。几方互为因果,将引导高新区形成更良性、更健康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