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 | 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设为首页 | 无障碍浏览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网上办事 | 互动交流 | 党建及其他工作 | 专题专栏 | 权力清单
今天是:
当前页面: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 
化“短板”为“跳板”,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来源:衡阳日报   时间:2016-05-16 00:00

   “国家之治,在于州县”。如果我们把城市范畴的经济比作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和支柱,那么以县域为单元的经济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石。

  县域经济承上启下、联接城乡、沟通条块,是工业与农业的交汇点,是城镇发展与农村繁荣的接合部,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作为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纽带,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序列中占据着绝对的基础地位,而这种基础地位在传统的农业大市——衡阳的表现尤其突出。

  市委书记周农履新衡阳后,带着对县域发展的高度关注,马不停蹄地深入全市七县五区调研,既是了解县情县貌,也是集思广益、为发展把脉。他指出,县域经济是衡阳发展的一大短板。在调研中,他为每个县市发展点题:“常宁市要奋力迈入全省十强”、“耒阳市县域经济要走在全市前列”、“衡南县要加快融城步伐”、“衡阳县要打造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强县”、“祁东县要早日脱贫摘帽、加快建成全面小康"、“衡山县要舞活旅游经济的龙头”、“南岳区要加快建成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衡东县要打造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强县”……这些寄语,既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全市800万老百姓的共同愿望。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项目为抓手。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村产业,通过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扩大农村种养规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成立项目专班,落实项目责任,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实现项目在谈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目标,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衡阳县域经济如何驶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这是我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应该充分考虑的经济战略。带着衡阳县域经济如何变“短板”为“跳板”等一系列问题,记者走访了湖南工学院何建雄教授,本土经济学家、时事评论员骆雨等专家学者。

  发展态势

  进入了“提质提速、增量增效”的快速成长时期

  何建雄教授长期从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他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工作都逐步进入了“提质提速、增量增效”的快速成长时期,呈现总量继续扩张、质量趋好、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

  第一,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总量继续增大,财政实力逐步增强。近五年来,衡阳市的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11 %以上,特别是衡阳县、耒阳市、衡东县、常宁市和衡南县的GDP总量近五年的平均增速为14%左右。

  第二,我市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近五年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在于衡阳市农业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幅更快,粮食生产连年增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示范带基地建设,形成了粮食、畜禽、油茶、竹木、果蔬、饲料、烟叶七大支柱产业,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在整个衡阳内逐步形成了几大优势农业产业带。

  第三,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作用越发明显,据统计,2015年,民营经济在整个衡阳市的县域经济总量中占到80%以上的份额,远高于全湖南省的平均水平。可见,民营经济在整个衡阳市经济发展所占比重逐渐加大。从宏观层面上看,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作用越发明显,这与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显然是分不开的。

  发展短板

  结构层次不高、产业链条不长、新兴产业偏小   

   

  我们县域经济的短板是什么?骆雨说,相对而言,农业大而不强,工业既不大也不强,无大企业,无龙头企业;旅游经济更是处于萌芽状态。至于投资,基础设施这一块逐步在降速,工业技改投资一直是我们的短腿,消费房地产去产能压力“山大”。金融存贷比偏低,只抽血不输血,没有对经济形成助推作用。

  同样,何建雄教授认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主要也体现在产业上,虽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县域经济的结构层次不高、产业链条不长、新兴产业偏小、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升级较慢,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缺乏等诸多问题,我们需要高度重视。

  何建雄特别指出,县域经济一直存在的诸如资金、人才和技术的固有缺陷、县域经济市场化进程与小农经济之间存在的固有矛盾,加之我市县域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发展资源瓶颈化、发展动力后继不足等各种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伴随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衡阳的县域经济新老问题相互交织,无疑增加了发展难度,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优势潜力

  交通、人口、园区硬件、教育优势不错

  2015年度,在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中,衡阳市仅有耒阳市一席入列;在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二十强县大名单中,有耒阳市、衡阳县、衡南县和常宁市四家入列。何建雄教授认为,总体而言,在整个湖南区域内,衡阳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等偏上水平,这主要得益于衡阳在良好区位优势基础支撑下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这种区位优势正在被重新布局的交通网络和政府宏观发展政策改变。

  我市县域经济的优势在哪里?在骆雨看来:一是交通优势,我们几乎所有的县都通了高速,有些还不止一条高速,大部分县都有铁路,水运条件也非常不错。全省所有的县和市区在一小时经济圈里的,衡阳算一个。南可达珠三角、东南亚,东可达长三角,北可接长株潭,西可接川渝。二是人口优势,我们过百万的大县好几个。在劳动力资源短缺的今天,谁掌握了劳动力谁其实就掌握了办厂的主动权。三是我们园区经过这么些年的努力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硬件条件。很多园区区位优势好,土地也已经平整到位。四是教育优势,我们年轻人受教育的程度都比较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得好,培养一批有技能的劳动力人才。

  突围路径

  引进人才、加快改革、抓好项目、拉长长板

  何建雄教授认为,衡阳市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探索供给侧改革之路,确立供给优先的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以优质项目拉动为基础、创新驱动为主导、经济效益为归宿,统筹推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县域经济产业、产品的结构质量不断优化和提升。至于具体着力点,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其次,鼓励加快发展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再次,依托优势发展资源型新型工业、特色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提升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

  骆雨说,今年一季度衡阳的县域经济指标不甚理想,衡阳的县域经济如何挑起大梁?一是不能松气,不能懈怠,必须上下凝心聚力,集中精力,一门心思抓工业,抓园区,抓经济,形成想事干事的氛围。二是要引进人才,既要引进政府部门的管理人才,又要引进平台公司、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拿出30到50个岗位,20到50万的年薪,面向国内外广揽英才,每一个乡镇,每一个局至少要有一名引进来的人才。宁乡曾经引进 了一批博士乡镇长、局长,现在作用开始显现。三是加快改革,改那些硬骨头,胆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比如户籍制度改革,不要再分什么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全部改为居民,不管居住在农村城市都一视同仁,享受同等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宅基地、林权、承包权等,允许交易、交换、担保抵押等,使农村这一块资产流动起来。商事制度改革要更彻底些,该放的全部放开。四是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把工业做起来,传统工业要注意转型,引进也要有选择的引进,要培植龙头。五是在补短板的时候也要注意拉长长板,使长板更长,优势更明显。比如交通优势要变成物流优势,经济优势。六是旅游经济,生态农业这些有成长空间的要多促一把,多发力。七是要做好小城镇规划,发展特色镇、中心镇、重点镇。产城融合,以城市化促工业化,工业化促城市化发展。  

主办单位:衡阳市商务局 |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衡阳市华新开发区解放大道28号
承办单位:衡阳市数据局 邮政编码:421001 电话:0734-8888677 |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74号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