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则经济强,没有工业实力就没有经济底气。
衡阳作为中部老工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成绩固然可喜,但事实上,我市工业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当前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衡阳工业的短板在于总量还不大。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5.1%;衡阳工业的短板在于龙头企业还不多。产值过50亿的只有4家,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不多;衡阳工业的短板在于园区经济还不强。全市省级及以上园区中,尚无一个园区规模工业产业超过200亿元;衡阳工业的短板在于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2.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面对这些短板和问题,我们必须鼓足攻坚的勇气,坚定克难的决心,全力以赴谋工业,全心全意抓工业,不断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上,市委书记周农就指出,要着力补齐工业经济的短板,就要切实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集群化、高端化、两型化、智能化发展,坚定不移地朝着全省第二的目标奋进。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要求,要狠抓项目扩投资,精准施策去库存,帮助企业降成本;要强化短板意识,提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要突出产业推动,“双创”驱动,园区带动。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事关根基。衡阳发展的希望在工业,工业发展的希望在园区。目前,市直“两区一园一城”和各县市的工业园区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要继续加大力度,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集聚地、产城融合的示范区;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做好园区产业定位和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布局;要不断延伸相关产业链条,把园区打造成衡阳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至关重要。不仅要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精准施策,大力培育领军企业;还要抓好产业招商,围绕产业定位和上下游产业链,做好专题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等工作,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佳的产业项目,从而整体提升工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保持衡阳工业经济的长久活力和竞争力。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不断促进产城融合至为关键。要推动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园区延伸,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配套升级。要提升服务水平,抓好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生产要素保障,让企业在园区内感到便利、实惠、放心。要处理好城区与园区的关系,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形成推动衡阳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补齐工业经济发展短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不断朝着全省工业第二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