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服务 >  文化艺术 > 

皮影戏

发布时间:2016-02-25 00:00来源: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明代,多为一人班,用渔鼓伴唱。清代,为二人班,增加锣鼓、胡琴,谓“一套锣鼓一人打,一台菩萨一人耍”。节目由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剧本改编,称“桥路”。
1984年,衡山县福田公社(今福田铺乡)有皮影担子15剧,世人30名,成立皮影协会,曹德贵任理事长。1985年,福田艺人王春云应邀参加南岳庙会,上演《郭子仪征西》连台戏二十本,每场观众400多人,受到省皮影协会会长陈迈仲的称赞。1985年,福田铺乡皮影管理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乡党委书记颜长坤任主任。同年10月16日,全乡举行第二届皮影汇演,演出节目9个,评出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五个。萱洲镇、祝融乡皮影队应邀参演,获纪念奖。同时召开全乡皮影艺人大会上,选举王春云为理事长的新明乡皮影协会机构。年末,福田铺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皮影艺术”之乡称号。现将福田铺乡的皮影历史具体介绍。“一套锣鼓一人打,一台菩萨两人耍”,在所有的舞台戏中,恐怕皮影戏是最为平民化的艺术形式了。而在衡山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皮影戏之乡——福田铺乡。
据了解,衡山影子戏是一种模拟戏曲的民间艺术,从形式到内容,拟人戏而成,为衡山地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据说起源于西汉建元年间(135-140年)。汉武帝刘彻之爱妃李夫人病逝,武帝思李心切,终日愁眉不展。臣李少君奏曰:夫人的肉身看不见了,但灵魂可以看到。武帝闻奏大喜,李少君便着人绘制李妃形象,隔白绸以灯光照射,宛如李夫人生还,武帝百看不厌,并将此形象置于甘泉宫。
衡山境内影子戏的出现,大约为清顺治初(1644年),福田铺乡农民彭凤举,从外地学艺归来,成立影子戏民间组织“老龙会”,带徒传艺。从此开创了衡山影子戏的先河,至今三百六十多年。三十年代后期,影子戏艺人在影型制作上有所突破,影型增高至一尺二寸,后又逐步改进,增至一尺三寸高,花纹刻得较精细了,龙袍、莽靠已近逼真,并出现了影型制作的职业艺人。至此,衡山影子戏以它的通俗易懂、成本低廉、收费便宜,迅速发展成为民间婚、丧、喜、庆和节日的必备娱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衡山影子戏事业更趋发展。艺人们自发集资,从外地买回新式皮影棚架和部分新影型与景片,使影子戏艺术向现代化迈进一大步。1965年,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来衡山视察,点名要看衡山的影子戏。1984年,福田公社(现福田铺乡)已有影子戏担子15副,30人,成立了影子戏艺人理事会,通过章程,经投票选举,曹德贵任理事长。85年,福田艺人王春云应邀参加南岳庙会演出,上演《郭子仪征西》连台戏二十本,受到省皮影协会会长陈迈仲的接见。1995年12月,省文化厅授予衡山县福田铺乡“群众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2000年5月,福田铺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皮影)之乡。皮影戏在4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经过艺人的改革,有了新的内容与形式。如从传统剧目向现代戏转变,由纸制作影型向用牛皮纸制作转变,由甲唱乙和的两人唱向生、旦、净、丑分角唱转变,而且在唱腔上,还配有多种乐器伴奏,在影型上,衣冠、服饰、脸谱、专用武器的制作更加精细,加上艺人纯熟的表演技巧,无论是威风凛凛的将军,还是唯唯诺诺的县令、或是英姿飒爽的女英雄穆桂英,一个个都惟妙惟肖,而坐、跪、打、跳等动作也是栩栩如生、令人叹服。影子戏在乡村的土壤中萌芽、成长、扎根,沾染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唱腔和道白全用地方方言。绝无仅有的四平腔、九腔十八法的音乐体系,一人包揽的锣鼓演奏,体现了衡山影子戏的独特风格。绝妙的技能,无不反映出乡土农民的憨实与精明。
如今,福田铺乡有30多副戏班,皮影艺人超过60人。近年来,乡里每年举行皮影艺术节,全镇的皮影艺人聚集一堂,同台竞技,家家唱戏,处处锣声,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