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医保局】聚焦“三病”,强化医保改革,缓解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

来源:祁东县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2-04-14


"看病难、看病贵"是公认世界性难题,现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在我们这样大国,因国力暂时不强大,政府对卫生投入还严重不足,加上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不正当竞争和管理体系不健全,使医药定价虚高造成看病贵,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使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布局失衡,农村基层医疗被边缘化等诸多原因造成了看病难。小病、慢病、大病是当前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保障治疗的疾病种类,如何加强"三病"保障,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们认为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提高统筹层次增强保障能力是必然选择。下面,我们聚焦"三病"结合我县医疗保障实际情况,就强化医保改革,缓解群众"看成病难、看成病贵"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小病优服务,让群众看得上病,解决群众"看病愁"问题

小病常见多发,发病率高,患者面多,群众担心和发愁的就是能够就医方便和及时治疗,近年来,我们深化医保制度改革,优化便民服务,让群众看得上病。一是实施普通门诊统筹报账,优化就医服务。改革城乡居民医保个人门诊账户制度,实施普通门诊统筹,让医保政策更加惠民。在全县25个乡镇(街道、管理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9村卫生室实施普通门诊统筹报账结算,全年参保个人门诊费用总额控制在600元/人,统筹基金报销70%。群众就近选择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就医,在家门口享受医疗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找医院看病之愁。2021年,全县普通门诊就诊报账18.37万人次,门诊统筹支出776.39万元。二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增强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常见病、慢病等小病患者开展"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建立签约服务包,上门开展健康检查、用药指导、治疗随访等诊疗服务,医保按每人12元标准支付签约服务费,保障签约服务到位,增强群众获得感,202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15.6万人,医保支付服务费187.2万元,群众在家里享受诊疗服务。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保障,提升预防服务。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疾病调查,送药下乡、疫苗接种、义务诊疗、预防知识宣传等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档案,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健全健康管理服务,不断提升预防服务水平。2021年全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0多万份,支出公共卫生经费6000万元。

二、慢病强保障,让群众看得起病,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慢病需常年用药,长期治疗,门诊费用开支大,群众特别看重,非常关注。近年来,我们在加强住院基本医疗保障基础,通过拓宽门诊保障渠道,提高待遇保障标准,让慢病患者看得起病,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一是实行普通门诊全面保障。将慢病全部纳入普通门诊统筹报账,统筹基金支付标准为最高限额600元/人支付70%。所有慢病患者可以就近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报账。2021年,全县慢病患者普通门诊就诊报账6.5万人次,报销金额213万元。二是实行"两病"门诊用药专项保障。对高血压、糖尿病覆盖范围广的两种慢性病患者门诊用药实行专项保障,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按全年360元/人、600元/人标准由统筹基金全额保障,对象范围为公卫系统管理的"两病"对象,实行保障全覆盖。2021年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专项保障64584人,统筹基金支出468万元。三是实行特殊病种门诊慢病特别保障。2021年以来,扩大病种范围,将病种范围由43种扩大到68种,规范纳入特门管理条件,符合条件的对象应保尽保。调整治疗费用标准,将尿毒症透析病人治疗标准由4560元/年调高为54000元/年,统筹基金支付80%,肺结核、血友病、尘肺病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全额支付。2021年,全县有2.58万名患者享受特门待遇,支付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费7500多万元,较好地保障了特门慢病患者医疗费需要。通过建立普通门诊全面保障,"两病"门诊专项保障,特殊疾病门诊特别保障三重慢病门诊保障制度,强化了慢病保障,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大病减负担,让群众看得了病,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大病治疗费用高,群众负担重,直接关系到群众因疾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近年来,我们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增强大病保险能力,有效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一是全面落实大病保险政策。贯彻落实《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办法》,健全筹资机制,提高筹资标准,按每人70元标准筹资。提高待遇保障水平支付比例实行分四段累计补偿,最低补偿比例为60%,最高补偿比例为85%,年度补偿最高限额由30万元提高到40万元,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实行倾斜政策,降低起付线标准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大病封顶线,2021年,全县享受大病保险补偿5.6万人次,补偿金额5800多万元。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共有2676人次享受大病倾斜政策,补偿金额966.91万元。二是扩大特殊药品保障范围。全面落实国家抗癌"双通道"药品(特药)管理政策,将"双通道"药品由原来的48种增加到258种,纳入医保目录支付范围,严格执行谈判药品价格,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双通道"管理,让符合用药政策的恶性肿瘤患者买得到、用得上、可报销,使广大参保患者增强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有效缓解特殊药品一药难求且价格昂贵问题,恶性肿瘤患者减少医疗费用支出。2021年,全县有恶性肿瘤患者2767人,医保基金支付特殊药品支出1600多万元。三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实行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医疗救助兜底保障作用。贯彻落实《湖南省医疗救助办法》《衡阳市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分三类进行救助,对重病大病患者实施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提高救助标准和最高限额,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2021年,门诊救助2875人次,住院救助24876人次,救助金额1600多万元,扎实织密医疗救援兜底安全网。通过大病保险、特药保障、大病救助三条渠道最大限度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着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