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端午节,一场持续暴雨过后,衡阳市部分地段马路成河,住宅进水,交通瘫痪,因此有了光明街上大爷撒网捕鱼的诙谐画面和“衡阳公路龙舟赛”的调侃。
调侃之余,忧虑的声音自然不在少数:衡阳的排水管网该“升级”了!
面对百姓呼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入资金约3200万元,迅速启动城区易涝点改造项目,并将此项工作列入重大民生工程。如今近一年时间过去了,36处易涝点的改造已基本完成。
易涝原因:衡阳地下排水管网始建数十年前
衡阳建市70余年,虽然算不上一个年轻的城市,但比起千年古城年纪尚小,为何一两场大雨就抗不住了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衡阳地下排水管网始建于几十年前,随着城市的发展,部分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早就不适应城市的发展。打个比方,一座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要按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设计施工防洪系统,做规划时,这座城市可能不过50万人口,但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当时的设计标准就偏低了。
此外,管网老化、淤泥堵塞等也是易涝原因。
改造进度:36处易涝点已基本改造完成经过前期排查,设计方案,2014年7月13日,内涝严重的雁城路余德堂片区开始改造。改造内容包括给下水管道全面清淤,然后将该路段开挖,重新铺设直径为20000px的钢带增强管,接顺上下游。
之后,市城区易涝点改造工程陆续启动。截至目前,36处易涝点已基本改造完成,其中重点对雁城路余德堂段、黄白路静苑片区、广东路全路段、中山北路华光街口、红湘路太平小区至都市村庄段、立新大道段、湘江南路月畔湾段、湘江南路石头锅子饭店段、蒸湘南路大洋百货段、陵合路通达驾校段等处进行改造,并对污水干渠、支渠进行了清淤。天马山南路雁南村处顶管因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仍在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约80%,预计4月底完工。
延伸:积水道路也已纳入改造计划此外,市区仍有常胜西路、常胜中路、东风支路、华源路因排水管网老化淤塞、管径小,遇强降雨时会出现积水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市住建局已将其列入2015年道路改造计划,专题上报市政府,待批示同意后施工,将结合道路改造重点完善排水管网。
记者:谢小青
编辑:龙运方
主办:衡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址:衡阳市石鼓区船山大道28号建设大厦
联系电话:0734-8222564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