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财税收入圆满实现“双过半”
据快报反映,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31.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0.09%,增加14.13亿元,增长12.08%,其中:地方收入完成94.86亿元,增长12.47%,圆满实现财税收入“双过半”目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财政收入稳中有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全市财政收入增幅一直保持在11%左右,其中1-6月累计增幅为12.08%,为今年以来最快增速,高出全省市州平均。二是主体税种贡献较大。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完成84.66亿元,其中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累计完成55.69亿元,增收7.07亿元,增量占全市税收收入增量的96.94%。三是均衡入库总体较好。各县市区、各级财税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突出抓好均衡入库,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的指导思想,分月抓好收入进度,绝大部分县市区超过进度的50%。四是市县两级平衡发展。上半年县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51.69亿元,增长13.47%;市区公共财政收入完成79.42亿元,增长11.19%,总体实现平衡发展,所有县市区增幅均在11%以上。
今年以来,全市财税收入面临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经济形势严峻、结构性减税增多以及部分县市区个性减收等诸多不利因素,收入组织工作十分艰难。面对困难,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强化征管,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把稳增长摆在重要位置,书记、市长多次视察、调度重点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从年初起多次调研财税收入工作,提出突出财税质量和均衡入库。各级财税部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等生产经营问题,用足用活政策,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为全市财税增收打下了基础。二是多措并举强征管。各级财税部门注重加强宏观税负分析,开展纳税评估,搭建涉税信息交换平台,落实小税种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异地交叉检查月”活动,进一步加大稽查、清缴力度,开展一系列专项检查,挖掘增收潜力。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三是齐心协力抓调度。面对全市财税收入严峻形势,常务副市长多次召开财税收入工作调度会、协调会,分析形势,解决问题。市政府对困难较大的县市区进行现场调度和重点调度,各级财税部门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实行包片包点、督导督查,确保财税收入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