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财政要闻 > 

乡村振兴征程起,衡东财政奋楫行

来源:衡阳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3-06-30

乡村振兴征程起,衡东财政奋楫行

(通讯员:衡东县财政局办公室 肖明河)


早上不见日东方,晚归常伴月西窗。衡东县荣桓镇昏暗的乡野小径上,财政局驻锡岩村干部谭金平、曹建光、陶飞等一行人刚刚结束了今天的走访。他们一边交流总结,一边计划着明天到村水果园查看果树补种的进展。"果树种植是锡岩村着力打造的产业,目前资金、技术各方面还有缺口,但群众基础好,通过财政局党组多次赴村调研和屋场恳谈,村民积极性很高,我们的想法是步子不迈大,但要走得稳,螺蛳壳里做道场嘛,资源有限,基础为重。"谈起年初以来的工作开展,衡东县财政局驻村队长谭金平如是说道。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的部署,衡东县财政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派驻新一批优秀同志担任驻村干部,全面配合各乡镇开展工作。和美乡村建设道阻且长,财政干部念兹在兹。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他们融乡入土、实访调研,在有限的条件下扎实迈步,在一村一角中勤耕不缀。2023年6月,衡东财政驻村工作队荣获"衡东县优秀驻村工作队"先进表彰。

组织振,机制兴,三驾马车齐头进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引擎。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是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的基石。厚植党的农村组织根基,驻村干部当为排头兵。财政局驻村干部紧跟乡镇党支部规划部署,积极贯彻国家政策方针,在防疫防火、抗洪抗旱、反诈宣传等工作上一路争先,以党建创优引领机制创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孜孜不倦,砥志研思。

锡岩村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会议上,财政局驻村工作队提出了"做强

三驾马车,筑牢发展根基"的观点,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村级治理协调作用、创新产村融合机制"三个方面,强调既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要规避"运动式治理"后劲不足的短板,充分发挥了驻村队伍的活水作用,赢得村支两委的高度肯定。

产业兴,协同进,一村一策树精品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财政局干部入驻锡岩村后,走街过巷,开展深入式走访。在多次参与村部会议后,理清了思路:乡村产业要壮大,须巧借外力,善聚内力,形成合力。因地制宜、一村一品是基础,放眼市、县发展大方向,于协同中借力发力是关键。

村镇资源有限,既要有埋头苦干的满腔热忱,也要有抬头看路的精准指引。通过打通政策、信息链,遵循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原则,将自身产业与县域发展挂钩,产业兴旺之路才会有方向、有动力。财政局驻村干部致力于为县村产业共进搭建桥梁,投身于基础设施建设一线,2023年驻村期间共支持完成了2处道路、4处水利设施的修建。积极营造乡村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和环境条件,以产业依托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动产业振兴步入正轨。

三、生态振,颜值新,有山有水有金银

乡村要振兴,生态是核心。生态特质是实现本土农业现代化、三产融合发展乃至人才、文化振兴最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格局进一步打开。乡土自有禀赋,追求单一化的经济加速既不利于延长产业链、推动可持续发展,也会稀释乡村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宝贵内涵。财政局党组赴村调研时多次提到,保有乡土味、农耕情,生态与发展并轨才是正解。

驻村期间,财政干部坚持生态与产业共谋。利用自身的专业性,深入挖掘、聚集农业农村发展要素的同时,紧守生态红线,通过水源巡护、垃圾清肃、虫害治理等专项行动不断补足村民的生态文化观,为青山绿水添韧性,携绿富同行求共赢。

雄关漫道真如铁,新时代的画卷正缓缓铺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开赴农村。衡东财政初心如磐、力学笃行,始终保持以实绩出彩、以奉献为荣的精神斗志,在建设和美乡村的号角声中奋楫扬帆、赓续前行。

附图:

(果园走访)

(屋场恳谈)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会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