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一)基本构成:
我办设有6个科(局),即综合科、行政机构编制科、事业机构编制科、监督检查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二)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中央和省有关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机构编制管理的地方性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统一管理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含党委、政府各部门,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以及其他行政机构,下同)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工作。
2.拟订全市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核市直党政机关各部门和县(市)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指导、协调全市各级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工作。
3.拟订全市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核全市处级事业单位和县(市)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审定市直科级及以下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指导、协调全市各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
4.审核全市处级机构、县(市)区党政机关科级机构的设置和调整以及县级党政机构限额;研究提出市直党政机关职责配置和调整的意见,协调各部门之间、市本级与县(市)区之间的事权划分和职责分工;审定全市处级机构的内设机构、市直党政机关科级机构、市直科级及以下事业单位、县(市)区科级事业单位的设置和调整。
5.审核市直党政机关各部门、全市处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方案;审定市直科级及以下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方案;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市县党政机关、处级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和调整方案;审定市直和县(市)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级领导职数;拟订全市各级党政机关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总额分配和调整方案;拟订全市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和管理办法;负责对县(市)区党政机关、乡镇机关、财政全额拨款以及附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进行事前申报、事后备案管理。
6.拟订全市乡镇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并指导实施;管理全市乡镇人员编制总量。
7.负责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审核纳入市级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同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含收取规费的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性质、数量、实有人数和领导职数;负责全市机构编制统计工作。
8.负责对市直部门主要职责和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梳理,提出拟取消、下放、划入(出)、新增职责和调整职责分工的具体意见,审核市直部门权力清单工作;指导县市区开展行政审批工作。
9.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拟订全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政策、规章并组织实施;依法对市本级登记管辖范围内(含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和省垂直管理的工商、地税、技术监督等系统的事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牵头组织科级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协调、监督全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10.监督检查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及机构改革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对市直单位履行“三定”规定情况进行评估,参与对市直单位和县(市)区的绩效考核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查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
11.负责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已有网站、拟新开设网站的审核、资格复核和网站标识管理工作。
12.负责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的组织、协调、宣传和管理工作。
13.负责开展全市机关、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
14.统一管理全市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审核报批市属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设置、变更等事项。
15.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市编委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单位性质、编制情况及工作人员情况:
我办为正处级行政单位,共有21个行政编制,2个后勤编制。现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行政在编人员20人,编内聘用司勤人员2人),退休人员10名。
二、2015年度部门决算表
见附表1-8。
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决算的基本情况
1、年度收支决算情况。
我办2015年度上年结转和结余28.67万元,部门决算总收入336.69万元,2014年年初结转和结余28.67万元,支出364.86万元,收支结余0.5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5万元(其中: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0.5万元)。
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我办201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45.72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①基本支出218.3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04.43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3.93万元);
②项目支出127.36万元。
3、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情况。
我办2015年度“三公”经费总支出为10.24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为6.73万元,公务接待费为3.51万元,没有因公出国费用,“三公”经费均没有超标。
4、年度机关运行经费决算情况。
我办2015年度基本支出为218.3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为204.43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为13.93万元。
5、年度政府采购支出决算情况。
我办2015年度政府采购支出1.4255万元,用于新增职能、增设机构、新增人员购置办公用品批量采购。
(二)进行部门决算分析。分析本部门决算编制、送审、批复、公开中存在的不足。
1、根据财政预算收入242.20万元,即经费拨款242.2万元,实际决算收入336.69万元(财政拨款收入317.55万元,其他收入19.14万元),差额94.49万元,主要原因:一是追加财政预算拨款75.35万元(公共财政追加2014年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良好单位奖励资金6.51万元、公共财政会议追加调标工资13.28万元、市直零基预算单位增人增资12.68万元、工作经费缺口10万元、财政专户收入返还8.098万元、年关资金安排4.382万元);二是其他收入(中文域名挂标费用和车辆保险赔付)增加19.14万元。
2、财政预算支出242.20万元(基本支出172.20万元;项目支出70万元),实际决算支出364.86万元(基本支出229.40万元,项目支出135.46万元),差额122.66万元,在决算编制时,决算口径与预算口径不一致,如预算支出中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都比决算支出少,却因工作经费缺口、追加调标工资和市直部门权力清单编制公布工作等意外支出,只能向政府打报告,追加预算过大。
3、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公务接待费12.7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8万元。而决算时,公务接待费3.5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6.73万元。由于 十八大以来,政治上要求严格,“三公”经费大量减少,预算执行率低,工作预测能力不到位。
(三)提出改进措施。重点是在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执行、决算中进行完善。
1、对于不可预见的资金需求事项,多做预测,多向领导及时汇报,在预算时及时予以确认,尽量少做“追加预算”事项。
2、因我办财务人员不是财务专业人员,没有财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且身兼数职,工作压力过大,没有过多时间学习和参加财务专业知识培训,所以建议多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使我办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在预算、决算中,精确理解,保持核算口径高度一致。
四、专业名词解释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