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伟大祖国 建设美丽家乡】根植共同体意识,助力瑶乡腾飞

来源:常宁市第二中学 胡嘉欣 发布时间:2023-11-06 10:07

 

根植共同体意识,助力瑶乡腾飞

常宁市第二中学高一2230班  胡嘉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常宁的瑶乡瑶族有太多的话想倾诉。

今天,我不说山外的筑路人如何筚路蓝缕让尘封的深山村村通水泥路的;我也不说电力人是怎样将铁塔拉上高山的,然后一根根电线拉起来,瑶寨自此光明而温暖;我还不说,扶贫工作队与统战领导是怎样的为产业兴瑶而劳碌奔波,从而塔山高山茶走出云雾山间,清香飘入千家万户,到猕猴桃园绿满西江两岸的;我也不说,各级政府为旅游强瑶而付出的心血,让西江漂流、东江峡谷、天堂山杜鹃名扬三湘的。我更不说,自来水进屋了,瑶民新村入住了,一批志愿者进入塔山中小学了……

因为这样的故事有点宏大,惠及了瑶乡的每一个角落,大家都在传颂,我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怎么能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将家乡大山的巨变、瑶民对幸福生活的感恩描绘清楚。而且再华丽的语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成果下都会显得那么的苍白与贫乏。

今天,我只是想讲一讲一个小故事,一个我舅舅吴传佳的故事,那是一段想以一己之力打造一个世外桃源的传奇。

从秀美的天堂湖至风车口观景台一带,落差700米,洋塔公路百米九折,然而就在公路外的万丈深渊中,藏着一片神仙般的世界。这里有落差百米急湍瀑布群,有莽的竹海,还有已经沉睡了半个世纪的盐茶古道。然而这是一个无人敢碰的禁区,山高谷深坡陡无路行无人居。自小就生活在附近江龙村的舅舅却一直心心念念,他发誓要把这块宝地开发出来。

于是,在事业小有成之后,他迫不及待地要做大事,置家族所有人的意见不顾,将周边5000亩只有野兽出没的山地全部流转,然后就是如愚公般将全部身家投入到改造大山的事业中去。然而,深山里,从无到有地开辟一个世界来,何其的艰辛。大几百万的资金投进这茫茫大山,连回声都听不到,合伙人都退缩了,再大的饼也架不住这吞金兽的无止地投入,舅舅只得咬牙扛下所有的股份。

为省钱,他一个人精通了所有的活:开拖拉机、铲车、推土机,打风钻,做泥工木工……没日没夜,吃住在山里。然而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最孤苦无助时,他把自己关在铲车里放声痛苦,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山穷水尽时:他儿子在镇里读初中,居然拿不出区区的几百块学费,好强的他又实在抹不下脸皮来向亲戚借。

偶然的机缘,统战部几位干部陪同文化部门的几位同志到此考察盐茶古道,得知舅舅的事情。当场凑出4000让他先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回去后,他们向统战部领导汇报实情,统战部意见非常明确:有志者必相助。首先是发动文艺界与宣传部门造势,然后对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其实际问题。在扶助瑶山产业升级的政策春风下,高压电线架进来了,水泥路铺进来了,急需的扶助资金也陆续到位……

六年后的今天,从天堂湖可以驱车直入舅舅的农庄,整体移至大山的百年纯木建筑赫然在目,空旷的帐篷营地绿草如茵,农庄至瀑布群的碎石路也被开发出来。小溪被整饬得温婉可爱,自筑的小水库里成群鸭鹅在嬉戏。利用专项资金建起来的深山三黄鸡项目也初具规模,里面的纯生态饲养场依次向山的更深处排列。高山上,云雾茶园已经产生效益。农庄渐入佳境,村里十数瑶人就业其中。

熬过了至暗时刻的舅舅依然不敢松懈,他挂在嘴边的就是:九死一生,不忘党恩。狠人话不多,但眉宇间又是那么的沉稳与坚毅。

舅舅的计划每年都有更改,他的故事还在延续,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续集肯定会更精彩,也欢迎大家到我舅舅的农庄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