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县市区应急管理局、松木经开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各非煤矿山企业:
现将《2024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4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主线,以“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以下简称《八项硬措施》)为抓手,压实各方责任,严格源头管控,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重大灾害治理,提高“四化”水平,提升监管效能,推动非煤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确保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推动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1.加强政策学习宣贯。以学习宣传贯彻两办《意见》和《八项硬措施》工作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活动,开展好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将每次监督检查作为一次安全宣传的机会,确保各非煤矿山企业理解不走偏、贯彻不打折、落实不走样。
2.压紧属地责任链条。督促各有关县市区落实地方领导包保责任制度,地下矿山和尾矿库要逐矿逐库明确包保责任人,制定包保责任清单,落实包保措施,定期组织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在3月底前更新并在主流媒体上公告地下矿山和尾矿库地方政府领导安全生产包保信息。督促属地人民政府压实对已闭库尾矿库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强日常巡查维护和重点时段安全管控。
3.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非煤矿山企业从制度制定、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技术管理、资金投入、教育培训、外包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具体细化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全过程责任体系,持续深化反“三违”活动,依法做到安全责任、投入、培训、管理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二、开展矿山安全生产精准执法
4.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结果运用。按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监管办法》要求,科学划分每座非煤矿山、尾矿库安全风险等级,落实分类分级属地监管,消除监管盲区。对C、D级矿山实施重点安全监管,分别每半年、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确保C、D级矿山数量较2023年有所减少。
5.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用好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用电量监测等信息化手段,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交叉执法等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停产整顿、公开曝光、“黑名单”、联合惩戒、关闭退出、行刑衔接等措施,从严从重追究违法违规行为法律责任。
6.深入开展外包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督促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对辖区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开展全覆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推动非煤矿山企业统一负责外包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取消井下劳务派遣用工。凡是发现矿山企业挂靠、违规发包转包分包工程的,承包单位违规挂靠施工资质、未按规定书面报告有关事项的,地下矿山将爆破作业专项外包的,依法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停产整顿。
7.强化部门联动检查。与国家矿山监察局湖南局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检查、信息共享等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1+1>2”的作用,有效形成监管监察合力。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督促指导,扎实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8.坚持执法检查和督导帮扶相结合。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所思所想,对想干好、肯投入的非煤矿山进行定向技术指导帮扶,帮助企业消除事故隐患,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努力形成企业主动强化安全生产、防范遏制事故的良好局面。
三、着力管控矿山重大安全风险
9.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持续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规程》和《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安全标准规范,逐企逐矿“过筛子”,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坚决防范遏制地下矿山坠罐跑车、中毒窒息、火灾、爆炸、透水、冒顶坍塌、露天矿山边坡跨塌和尾矿库溃坝、泄漏事故。
10.强化重点时段安全风险防范。督促企业加强复产复工、重要节假日等敏感时期矿山安全防范工作,健全完善汛期、极端天气等重点时段尾矿库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严格落实尾矿库汛期现场安全管理“管住水、护住坡、看住井、应好急”要求,做好非煤矿山灾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及时报告和出现事故征兆等紧急情况及时撤人工作,有效落实落细针对性安全管控措施。
11.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督促企业对前期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持续建立实用、管用、愿用、会用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加快扭转制度和实际“脱节”现状,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风险自主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能力。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先行先试,推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与“智慧化”矿山、监管信息化并轨,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率。
12.加强停产停建矿山和关闭废弃矿硐安全防范。进一步加强长期停产停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协同自然资源部门结合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擅自启封已关闭取缔矿井(硐)、废弃矿井(坑)和潜入已停工停产停建矿井(硐)盗采矿产资源等行为。密切与公安、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工作联系,对衡南县花桥镇、常宁市白沙镇和西岭镇等重点地区开展联合督导,坚决防范遏制非法盗采矿产伤亡事件。
13.配合做好涉矿生态环保工作。积极完成省应急管理厅、市生环委等有关部门交办的涉非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防范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跟踪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群众信访件办理、祁东田家冲尾矿库闭库销号、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关停矿山安全隐患整改、耒阳砂石土矿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四、持续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14.推进非煤矿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督促各相关县市区确定“三个一批”企业名单和具体攻坚任务,推动同一个矿体分属2个以上不同开采主体的非煤矿山,生产建设作业范围最小距离不满足相关安全规定的非煤矿山,以山脊划界的普通建设用砂石露天矿山等企业整合重组。鼓励大型矿山企业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确保大中型矿山占比稳步提高,提高非煤矿山生产规模和办矿水平。
15.常态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督促相关企业综合采取物探、钻探、化探等工程措施相互验证,查清3至5年采掘范围内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调整每座矿山灾害防治等级。推动建立完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动态普查台账,动态掌握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情况;对普查不清的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对弄虚作假的推倒重来,严肃追究矿山企业和普查单位责任。长期停产停建矿山和整合矿山复工复产前,必须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并完成相应治理。
16.大力推动“四化”建设。加大中央省属企业“四化”建设推进力度,选树一批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非煤矿山,推动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提速扩面,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与图像监视等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实现井下作业场所无视频不作业,强化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推动非煤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
17.推进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强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评审工作的督导,助推所有正常生产的企业按期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及以上水平。将未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要求的企业作为安全监管重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对未开展、开展不力、进展缓慢的企业,要通过实地督导、专项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加大督促力度。
18.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及时编制、修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并编写评估报告。督促地下矿山、尾矿库“头顶库”建立应急广播等通信设施,确保应急指令能够清晰传达至影响范围内所有人员。督促尾矿库“头顶库”汛期前主动协同当地政府组织下游居民开展联合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