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保护耕地 衡阳在行动丨衡南县车江街道:探索“网格化”向“田长制”升级

发布时间: 2022-02-24    来源: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时节,走进衡南县车江街道白水村,一条“守住耕地红线,保住中国人饭碗”的宣传语明晃晃地亮在公路一侧,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小路上,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宣传语,字字神清气爽地挺直着“腰杆”。

在白水村粮食生产示范片,不少农田已经进行翻耕,正待万象“耕”新。白水村党总支部委员何利阳介绍,“按照现在田长制的要求,我作为白水村的一名副田长,每周都要对责任区域的400多亩农田进行巡查。”

“一长三员”,织牢“耕保网”

何利阳所说的“田长制”正是衡南县正全面推广的耕地保护“田长制”。

2021年9月,衡南县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县乡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成立衡南县田长制工作委员会,并通过“一长三员”,即田长、督导员、执法员、网格员的管理模式,织牢耕地保护网。

意见明确,县级层面,由县委书记任县级田长,县长任第一副田长,县纪委书记任督察长,县公安局长任警长;乡镇层面,由联点县级领导任第一田长,党(工)委书记任田长,乡镇长(主任)任第一副田长,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分别任督导员和执法员;村级层面,由联点乡镇领导任第一田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田长,村民小组组长作为网格员。

以此为契机,衡南县车江街道在耕地保护网格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街道、村(社区)、村民小组三级田长制网络体系。

“自从当了田长后,我的身上又多了一重使命。”唐云是车江街道党工委书记,也是街道级田长,他介绍了田长的主要职责,“查看村内地块种植情况,发现、劝阻乱占、破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

目前,车江街道在交通要道、田间地头,都设立了田长制公示牌,公示牌上公示三级田长制网络体系信息以及耕地保护“六个严禁”、永久基本农田“五不准”制度。同时,街道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级田长培训,进一步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将违法占地、破坏耕地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级巡查”,当好“守护者”

“这周巡查情况如何?”“非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的行为处理情况如何?” 每月下旬,唐云都会召集各级田长、副田长等相关责任人在街道办事处召开田长制工作调度会,一方面部署耕地保护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就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之前,有户人家准备将农田改为鱼塘,经网格员上报后,现在已经整改完毕。”在一次调度会上,一名执法员汇报了最新的巡查情况。“各级田长、副田长以及督导员、执法员、网格员要形成联动,要按照规定到村到组巡查,对发现占用耕地及违法用地要立行立办、立查立改。”唐云在会上强调。

“守住耕地红线,需要严格的制度约束。”车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倪小聪介绍,现在,村网格员每天都要巡查一次,村级田长每周至少要巡查一次,街道级田长每月至少巡查一次。同时,每年初,由街道与村、组、农户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将被保护耕地上图入库,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实行永久性保护,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落实。

“田长制犹如给耕地套上了‘金钟罩’,让每块耕地都有守护者。”倪小聪介绍,为了使各项配套措施落地,街道将田长制实施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对成绩突出村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突出的进行约谈,对严重失职渎职的,由相关部门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屋场恳谈”,赓续“乘凉梦”

不久前,一场关于“田长制”的屋场恳谈会在车江街道办事处白水村召开,村民们围坐在公共堂屋,就田长制、耕地保护、春耕春种、粮食收购等畅所欲言。

“其实保护耕地不光只靠制度,村民依法依规的意识也很重要,过去,村民觉得这就是我的地,我想怎样就怎样。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宣传,违规用地的情况大大减少,遇到不合规的,村民还主动举报。”对于村里推广田长制,村民谭春林有自己的看法。

白水村作为粮食生产示范片,名声在外——2012年6月,袁隆平院士到白水村重点指导粮食生产;2013年,白水村超级稻基地取得了亩产803.32公斤的成绩。“正是因为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粮食高产带来实惠,才增强了他们种粮的积极性,才有了白水村人人参与耕地保护的好势头。” 谭春林说,“在屋场恳谈会中,大家都很支持‘田长制’,但也说出了心声,希望‘田长们’能多帮村民提高种粮收益。”

“通过屋场恳谈会,推动村民自治,对进一步落实田长制至关重要。”唐云说,“今年是全县全面推广田长制的第一年,屋场恳谈会上群众的心声和需求,就是我们继续完善田长制的动力和方向。下一步,我们将邀请‘田秀才’‘土专家’等专业人员,针对各级田长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田长制队伍业务水平,让田长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全面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赓续袁老的‘禾下乘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