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耕地保护 衡阳在行动 堰桥村:把“保护耕地”写进村规民约

发布时间: 2022-02-28    来源: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粮安天下,地为根本。

在严守耕地红线上,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群防群治”,筑牢耕地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去年4月,全市耕地保护现场会在堰桥村召开,对堰桥村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等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推广。

耕地保护写入村规民约

一场春雪过后,天气刚刚放晴,久违的阳光下,堰桥村连片种植的耕地上,金灿灿的油菜花绚烂夺目,风里也带着蓬勃生长的味道。

“耕地是全村人的‘饭碗’,保护耕地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要严守‘五个不准’……”2月25日,当堰桥村党总支书记胡朝晖和村支两委成员一起走出村部,准备开始动态巡查之时,村民刘进也开着环卫清洁车,带上”大喇叭”开始向村民们宣传耕地保护村规民约。

“我们利用环卫清洁车‘流动喇叭’的形式播放耕地保护宣传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群众耕地保护意识。”胡朝晖介绍道。如今,从村到组,再到户、到人,村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该担负的责任。

除了“流动喇叭”,在村里的文化活动广场,耕地保护村规民约公示牌也格外引人注目。堰桥村不仅将耕地保护“五个不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写入村规民约,还对破坏耕地保护制定了奖惩措施,将耕地保护与村组党员评优评先、村民“五好家庭”评选、耕地地力补贴等挂钩。村里的养牛大户吴泽云,也是村委委员,“为了防止黄牛破坏耕地,我们农场主动改变过去放养的模式,将荒地利用起来种上草,以草饲牛,以牛粪反养草,逐步形成了生态循环经济。”

在巡查的过程中,胡朝晖还会到村民家中走一走,为村民发放耕地保护宣传册的同时,详细介绍耕地保护知识。“这样的动态巡查在衡东县已经实施1年多时间了,也是全县对基本农田实施网格化管理后的一个新创举。”

巧做文章破解建房难题

“胡书记,帮帮忙啊,我就占用我家老房子旁的一点耕地,原来的老房子规划我要给我老母亲住,现在要新建一栋房给两个儿子。”最近,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的一位村民找到胡朝晖,他家附近的地经大浦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核定为耕地,他希望村支部书记能够帮忙向上级部门反映一下他家的情况。

“你家附近那块地已经核定为耕地就不能用来建房,不然你占一点,我占一点,这耕地还咋保护?再说这也是违法的,我们村的村规民约是咋规定的?可不是摆设!”坚定拒绝村民后,胡朝晖又苦口婆心地劝说道:“你完全可以在老房子的地基上建个漂亮的新房子啊,带上老人家一起住上新房,多好啊!不久后,我们村里将建一片集中建房点,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你家儿子今后也能在这里申请建设一栋房子,今后生活只会更上一层楼!”   

“堰桥村耕地面积近300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亩,耕地面积多,林地面积少,建房与护田的矛盾不小。”胡朝晖清楚村里的软肋,也敢为人先。去年,他和村支两委通过向相关职能部门申请,决定在村里建设一批村民集中建房规划点,引导村民从传统散居向小规模聚居转变。

“村民集中建房规划点由村里和驻村单位共同出资,我们做好水、电、路以及活动广场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居民按照统一规划自建住房。”胡朝晖说,如此一来,一方面,有国家耕地保护的法规政策约束,另一方面,建房选址问题解决了,“村民哪里还会乱占耕地来建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