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调在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方面,重点推动解决信访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
信访工作是为群众办实事最集中的体现和最佳切入点。自然资源管理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多年来,湖南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自然资源要素供给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部门面临群众来信来访量高位运行的巨大压力。
今年恰逢是《湖南省信访条例》修订实施15周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始终高度重视以“慈母之心”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始终把化解信访矛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构建全员信访、领导包案等大工作格局,自然资源信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连续15年获评省直和中央驻湘单位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15年来没有因处置不当引发一起恶性事件,部省交办、厅领导批示和复查复核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均为100%,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和自然资源部表彰。
做来访群众知心人 夯实工作基础
5月下旬的一天清晨,前一晚刚刚出差回来的厅执法局局长李建国急匆匆赶往信访室,一位房屋拆迁近14年仍未安置到位的6旬老人正在此等候,情绪激动。李建国一进门,笑脸相迎,端茶送水,并和老人家拉起了家常。“老百姓确实不容易,他们合理合法的诉求,就该及时解决,我们也会密切督办。”有着深厚信访工作经验的李建国对信访群众充满感情。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年均接访量突破1万批次3万余人,省厅每年直接受理1300余批次4000余人。“信访处创建之初,我们统计了一下,每天平均来访40、50人,有时候一天几十批上百人。”厅第一任信访处处长张永忠介绍说,“当时压力很大,但我们全体工作人员一直带着感情做信访工作,把群众的来信当家信,把群众的难事当家事,把上访群众当家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文也曾担任过信访处处长,他深有体会,“要时刻知道群众想什么、要什么、干什么,不凭真心,永远做不好信访工作。”全省最美信访干部、在信访岗位连续工作16年的厅信访办副主任胡新华对每一位来访群众一进门就轻声喊一声坐、亲手倒一杯水,并坚持做到“三心”,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解释。
落实领导责任,夯实工作基础,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15年来,历届厅党组坚持对信访“年初研究部署、年中督查督办、年末考核评比”,把信访工作与中心任务同部署同安排。2006年,省厅在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率先成立信访处,配备8名工作人员。现14个市州局、所有县市区局设立了信访专门机构,全系统现有信访工作人员400余人,从事信访工作。
省厅在全省率先开发了“湖南省12336国土资源违法线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省市县区三级联网,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每年安排专项信访工作专项经费。每个市、县设立了单独接访场所,确保信访工作的正常开展。每年举办信访干部培训班,不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做依法行政推动者 构建“大信访”格局
“信访和业务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信访越多,就证明哪方面的事情越难办。”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位基层信访干部如是说。
信访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可以推动自然资源工作不断完善,加速自然资源工作规范化法治化进程。2020年4月全省集中化解房地产办证难问题专项行动,累计为近60万户购房者解决办证难题,建立了“交房即交证”的创新举措,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其来由就是房地产办证是多年来信访工作最集中、最突出反映的矛盾之一。
这是信访倒逼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佐证。15年来,省厅充分利用来信、来访、12336、网上举报、微信平台等渠道作用,深度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重点专项工作,使信访与专项工作有机结合,成为各专项工作违法违规线索的重要来源,成为监督、检验专项工作成果的重要手段。如2020年,全省系统通过信访举报获取各类违法违规线索2600余条,有力推动扫黑除恶等专项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