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市本级财政预算决算 > 

关于2014年全市及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30

2015年6月29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衡阳市财政局局长 秦振衡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报告2014年全市及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4年全市财政决算情况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在此基础上,全市财政收支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一)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35.78亿元,增长11.2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3.48亿元,增长10.36%;上划中央收入完成46.88亿元,增长8.93%;上划省收入完成15.42亿元,增长32.44 %。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412.98亿元,增长13.37%。

  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3.48亿元,加上消费税和增值税返还收入5.5亿元、所得税返还收入1.09亿元、成品油税费改革返还收入2.02亿元、其他税收返还收入3.31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22.8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1.64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1.49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5.13亿元、专项补助收入79.07亿元、其他上级补助收入83.67亿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9.39亿元、上年结转收入26.11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2亿元、调入其他资金7.24亿元,减去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12.98亿元、上解上级支出4.79亿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2.15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57亿元、调出资金0.1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22.88亿元,净结余0.36亿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9.17亿元,比上年增加102.58亿元,增长181.28%,其中国土收入147.17亿元,增长210.68%。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64.26亿元,比上年增加109.22亿元,增长198.43%。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9.17亿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22.29亿元、上级补助收入7.54亿元、调入资金0.3亿元,减去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4.26亿元、上解支出0.9亿元、调出资金7.17亿元,年终滚存结余16.97亿元。

  二、2014年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市本级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

  本级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市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8.02亿元,增长7.7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6亿元,增长4.51%;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0.9亿元,增长9.78%;上划省收入完成6.52亿元,增长40.1%。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完成100.71亿元,增长14.44%。

  本级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0.6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9.44亿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4.12亿元、调入资金和上年结转收入18.07亿元,减去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0.71亿元、上解上级支出-0.23亿元、地方债务还本支出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0.61亿元,净结余0.14亿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4.25亿元,比上年增加78.02亿元,增长215.3%,其中国土收入105.03亿元,增长256.6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13.55亿元,比上年增加85.48亿元,增长304.53%。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4.25亿元,加上年结余收入15.71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32亿元、调入资金0.17亿元,减去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3.55亿元、基金上解支出0.77亿元、调出资金6.25亿元,年终滚存结余9.88亿元。

  (三)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38.06亿元,增长33.8%。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6.4亿元。本年收支结余1.66亿元,加上上年结余19.89亿元,累计结余21.55亿元。

  (四)关于2014年财政收支决算数据的说明

  2014年全市财政决算数与向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2014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相比较,收入基本一致,支出增加7.91亿元。主要原因是向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有关数据是快报数。

  三、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2014年,全市争取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29.27亿元,比上年增加15.38亿元,增长13.5%。其中:市本级19.05亿元,增长31.68%;县市区110.22亿元,比上年增加10.8亿元,增长10.86%。

  其中,主要项目有:全市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22.8亿元,比上年增加2.77亿元,增长13.82%;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资金11.64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 5.13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1.49亿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4.57亿元;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11.22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35.75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20.19亿元;其他转移支付6.48亿元。

  四、2014年全市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1.抓财源培植,促挖潜增收。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财源培植,一手抓收入征管。在抓财源培植方面,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严格落实简政放权政策。认真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为企业减税让利2.8亿元;取消、停征、免征和降标收费项目共计63项,减负1.62亿元。二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筹集融资资金144.86亿元,支持来雁新城、滨江新区、南湖公园、幸福河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8.8亿元,推进铁路口岸、公路口岸、无水港等项目建设,南岳机场建成通航,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三是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安排科技创新和技改贴息资金4636万元;安排工业发展资金5161万元,支持特变电工、华菱衡钢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安排中小企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帮助企业渡难关。四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推动常宁市成功入选全省第二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支持9个县市区纳入全省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建设项目,三年内可分别获省级扶持资金1.8亿元和0.9亿元。在抓收入征管方面,坚持依法征管、应收尽收。每月每季召开收入调度会,督促收入均衡入库;开展“以票控税”,强化税负分析,对房地产等重点行业进行专项稽查,开展所得税清缴、查处虚开虚抵发票等专项活动,努力挖潜增收,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2.抓支出优化,促民生改善。坚持民生优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民生方面的支出为275.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66.7%。一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全市农林水支出43.03亿元,通过“一卡通”发放涉农补贴资金15.41亿元;新增烤烟、家禽两个农业保险险种,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75亿元,保险覆盖面达到80%;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78亿元,全市50%以上行政村受益。二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市免除义务教育学生教科书经费1.1亿元,免杂费及补助学校公用经费6.41亿元,惠及学生86万人;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全市9万家庭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贴1.08亿元;统筹支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事业发展。三是健全社保和医疗卫生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成“十连调”,月人均水平达到1622元;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6882万元,确保全市基础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拨付各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2.52亿元,确保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8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开展。四是支持宜居衡阳建设。市财政拨付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2.3亿元,发放租赁补贴资金3058万元;投入资金2.63亿元,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支持市区6个空气环境质量自动检测站建成运行。

  3.抓财税改革,促依法理财。一是严控一般性支出。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因公出国、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规模,2014年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单位“三公”经费下降42.69%。二是深入推进预算公开。公开所有市直部门的2014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并向社会公布涉及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98项重点民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对市直标准化考点建设、城区通道绿化等10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逐步构建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四是严格投资评审。市本级共出具评审报告341份,评审资金总量118.8亿元,审减资金27.86亿元。此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财政监督、财政信息化管理等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

  2014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财政政策的撬动效应和杠杆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支出刚性增长矛盾比较突出;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任务复杂艰巨,推进改革力度有待加强;财政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资金使用绩效和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5年财政改革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和市人大的各项决议决定,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信念,开拓创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2014年衡阳市决算表.xls

  附件:2014年一般公共预算和基金决算.xls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