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至14日,衡东县教师进修学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全县百余位教师培训管理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天的岗位能力提升研修之旅。本次培训紧扣县域教师发展实际需求,创新性地采用"四位一体"模式,通过专题讲座夯实师德根基、经验共享激活管理思维、业务研训规范操作流程、实操演练提升数字技能,全方位、系统化地推进教师培训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
此次培训聚焦三大核心目标:一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教育发展筑牢根基;二是创新"教研训"协同发展模式,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圈;三是建立校本研修标准体系,实现教师发展的精准赋能。培训采用模块化设计,确保学用结合,让学员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不断提升。
在开班仪式上,县教育局四级调研员肖文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本次培训不仅是工作部署会,更是经验交流会和思想动员会。他强调,要立足"目标导向、体系构建、模式创新、质效管理"四维坐标,构建覆盖全周期的教师发展支持系统,为衡东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培训过程中,省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常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唐永红带来了校本研修的前沿理论突破。他提出"第二曲线发展理论",深入揭示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并通过解析"现象归因—主题凝练—组织重构"校本研修三阶模型,现场演示如何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研修课题,为学员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县教育局政工人事股股长陈建光则从高位统筹布局、主体责任落实、关爱聚力保障、示范标杆引领四个角度,深度解析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他指出,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必须常抓不懈。针对教师培训中常见的"来时冲动,训时激动,回去后则一动不动"的问题,教师工作股股长陈秋平在年度工作通报中开出了"三剂良方":一是打造一批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名优教师培训团队;二是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走深走实;三是构建"需求—供给"精准匹配的培训体系,切实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此外,本次培训还精心组织了国省培项目管理、教师信息平台操作等实务培训,并邀请一线管理者进行案例分享。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培训的内涵,也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干货满满,专业性强,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教师培训管理业务素养和能力,更为校本研修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指导。他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为衡东县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向琼芳、向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