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夏春燕)10月17日,秋阳遍洒田野,衡阳县洪市中心小学10名少先队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循着明翰故里的发展足迹,依次走进夏明翰故居、红坊农庄、同航种植产业园与村民服务中心,用脚步丈量乡村变化,亲手解锁乡村振兴的"立体密码"。
在明翰故居入口广场处,庄严肃穆的夏明翰故里标识建筑矗立中央,"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诗句镌刻其上,格外醒目。队员们系着鲜艳的红领巾,整齐列队聆听辅导员讲解——从夏明翰"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峥嵘岁月,到"精神传承、赋能乡村"的当代实践,一个个鲜活故事让革命先辈的形象愈发清晰。大家手持实践手册,认真记录烈士事迹,深刻体会到"明翰精神"不仅是镌刻在历史里的印记,更是如今乡村发展的精神底色。有队员在手册上郑重写下:"原来家乡的振兴,从一开始就带着信仰的力量。"
离开故居,队员们来到红坊农庄——这座由村集体牵头打造的集体经济示范点。参观中了解到农庄集餐饮住宿、劳动体验、农产品销售于一体,年增村集体收入数十万元,还带动1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看着敞亮整洁的农庄环境、包装精美的本地农产品,队员们真切感受到"集体经济让村子更有底气、让村民更有盼头"。
随后,队员们沿着明翰村的产业步道缓缓前行,眼底尽是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走进同航种植产业园的果园区域,阵阵清甜果香扑面而来:连片的柑橘树枝繁叶茂,青黄相间的甜橙缀满枝头,像一个个挂在树上的"小灯笼",惹人喜爱;移步至"同航信仰田园"烟稻主题公园,成片的优质红米稻随风起伏,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在阳光下铺展开一幅壮阔的金色画卷。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果园里,踮起脚尖观察甜橙的长势;又纷纷蹲在田埂边,小心翼翼地捧起稻穗,仔细辨认谷粒的形态。"老师,红米和普通大米有什么不一样呀?""甜橙要多久才能完全成熟呢?"大家围着辅导员频频举手提问,还拿出实践手册认真记录答案,把乡村产业发展的"密码"一一珍藏在笔尖。
活动最后一站,队员们走进村民服务中心。村干部先是带领大家参观了文化长廊、图书室与村民办事处,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随后详细介绍了明翰村"红色引领、产业支撑、生态宜居"的发展思路,从红色资源保护到特色产业布局,从人居环境整治到村民生活变化,娓娓道来;面对队员们提出的"乡村振兴要做哪些事""我们能为家乡做什么"等问题,也耐心逐一解答。
此次探访,队员们不仅走过了一条"红色+产业+生态"的乡村振兴路线,更在每一处站点都找到了独特的"密码"——夏明翰故居的"信仰密码"、红坊农庄的"团结密码"、同航产业园的"科技密码"、村民服务中心的"共建密码"。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这次的收获分享给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未来也要努力学习,成为家乡振兴的"小小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