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316号提案的答复
衡教提复〔2019〕32号(A类)
罗吉卿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如何把艺术送到农村学校及农村学校美育教育提高的提案》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学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关心!向你们为我市艺术教育和学校美育教育倾注的高度责任和奉献的无数智慧致以崇高的敬意。您提出的《关于如何把艺术送到农村学校及农村学校美育教育提高的提案》,体现出您作为政协委员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我教育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
我局十分重视学生美育教育工作,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近年来,全市艺术教育正在深入发展中。举办常规艺术赛事,如:独唱、独奏、独舞比赛,建制班合唱比赛、艺术展演;小升初艺术水平抽测、艺术中考、艺术教育“第二课堂”等。积极推进传统艺术进校园、进农村薄弱学校,特别是加强农村学校美育发展,建立长效机制。县市各级乡镇、学区把学校美育纳入考核范围,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学生音乐、美术水平评价方案和测试要求,教育研究部门加强美育教育质量抽测和检查。每年开展艺术教育专项督导评评估。同时加强与多部门联动机制,配合宣传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共同为农村艺术教育出谋划策,联合社会公益力量,开展一系列农村美育教育尝试,如:“千校千企千乐团”活动,联合“大三湘”公益基金、工商联、衡阳广电等部门,从2016年开始筹备,在衡南、祁东、常宁等县市,选出近100所贫困的农村小学组建乐团、合唱团,所有乐器由企业赞助,选派部分优秀音乐教师下乡进行免费教学和排练,并定期回访。目前成效显著。虽然我们在不遗余力推进农村艺术教育,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农村美育还存在发展不均衡、艺术教育资源匮乏、艺术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结合您提的建议,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住契机,发展传统文化,助推农村学校美育发展
美育教育最重要的根基就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这是美育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所在,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创造条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做到在审美中育人、在育人中审美,在审美中成长、在成长中审美。抓住大力发展美育好的契机,邀请衡阳本土艺术传承人、在衡高校艺术专业师生到中小学“传艺、传神、传德”,让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在传统音乐中感受民族艺术之美,培养高雅情趣,提升美学素养,让合唱、舞蹈、书法、绘画、武术、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进入各级中小学校,我们的石鼓区人民路小学、都司街小学,珠晖区泉溪村小学、苗圃小学,高新区祝融小学、蒸水小学,耒阳一中、常宁宜阳小学等校,已经成为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他们将继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特色,影响并带动一批农村学校开展深入持久的美育活动。今年,我们的祁东县启航学校作为唯一的农村学校代表,被邀请参加湖南省教育厅在长沙举办的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这也是对衡阳农村艺术教育的一种肯定。
二、提高认识,把农村学校美育评价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考核
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湖南省已将美育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薄弱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的需要,我们将此项工作已纳入对县市区年终考核,也是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了解和体验,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这对教育工作均衡发展来讲也是件好事,对民族艺术传承来讲是件喜事,对农村学生健康成长来讲是件大事。
三、培育农村艺术力量,整合农村美育教育资源,共促发展
尽快建立协同培养农村艺术教师的新机制,促进农村艺术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切实壮大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力量,呼吁地方财政逐步提高艺术教育投入和提高艺术教师待遇。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联合和依托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和高校艺术学院等相关单位,积极探索组建“艺术教育下乡”。自2013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了农村艺术教师培育活动。组织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中央音乐学院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全国音乐教师培训项目”,我市共选派30多名农村音乐教师参培;并特别申报40多名农村音乐、美术教师参加省级美育教育培训。全市农村教师艺术素养提高很快。同时建立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如常宁市被评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常宁的版画还参加教育部艺术展演现场工作坊展示,受到教育部长的高度评价和亲自接见。
“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校美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久久围攻,构建完善的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制度体系、机制体系以及评价体系,要确保所有体系的建设都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我们正在不断探索,努力攻坚。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衡阳市教育局
2019年6月20日
责任领导:彭天文 承办人:刘文艳
联系电话:18075899459
抄 送:市政府办(2),市政协提案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