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8岁的周学灵从衡阳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怀揣幼教梦想的她却因当地乡镇暂无公办幼儿园,从事了小学教育。直到2013年,她毅然选择转岗,积极参与到步云桥镇中心幼儿园的筹建工作。很多同事都不能理解,认为幼教工作繁杂琐碎、缺乏成就感。但是,因为热爱,她一人身兼园长与班主任,将园务管理和班级管理"一肩挑",实现了从一名优秀教师到幼儿园园长,再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跨越,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潜心育人:用爱叩开心扉,守护学生成长
周学灵所在的幼儿园留守儿童居多,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简单的沟通往往难以真正走进这些孩子们的内心。于是,周学灵尝试通过游戏化场景来建立信任,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陪伴,拿到了走进孩子内心的"钥匙"。她创设了"亲情邮局""心愿便利店""我是你的小电话"情境游戏,邀请孩子们扮演邮差、店主或家人,将自己的思念、烦恼或愿望"寄出去""卖出去""说出来"。通过这些拟真游戏,孩子们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学会情绪表达,共情的力量在游戏中悄然生发。
周学灵坚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韧性的培育。在任教期间,她遇到了一个特殊家庭,母亲有智力障碍,小朋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每学期开学时,周学灵都要去他家走访探望,与家长沟通交流。在校期间,她鼓励这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为孩子精心定制营养餐,并准备更换的汗巾、衣物。在老师们的细心呵护下,这个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顺利迈入了小学校门。为了让这个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周学灵与小学班主任详细沟通孩子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完成了一场温暖的"爱心接力"。
勇担使命:用心点亮明灯,引领同行成长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一场9级大风突袭祁东县步云桥镇,导致部分房屋损毁、树木倒伏,道路交通受阻。周学灵带领教师团队第一时间对学校部分幼儿家庭开展走访关怀和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探索共情陪伴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巧妙地将灾后关怀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她们以共情为纽带,不仅守护了孩子们的身体安全,更为其筑起了一座"心灵避风港"。这正是她首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共情陪伴与留守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生动实践。
教育之路从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为了促进区域内幼儿教师专业成长,2021年周学灵成立并主持了祁东县学前教育健康领域周学灵名师工作室。在繁忙的园务工作之余,她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辐射引领工作室成员成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四年来,工作室送教下乡、送讲座50余次,与小学联动教研40余次,用行动书写着幼教人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每一次和孩子们互动交流,每一次为家长们答疑解惑,每一次与教师们潜心钻研,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份职业赋予我的价值。"趁着孩子们和青年教师们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的时候,周学灵想通过自己的力量,给孩子们一点可以终生受用的温情,给青年教师们一缕引航起锚的星光,共绘多彩幼教梦。
人物名片
周学灵,女,祁东县步云桥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湖南省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改革重点项目主持人,衡阳市专家库成员,祁东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祁东县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教以来,她被评为"衡阳市优秀教师""衡阳市师德先进个人""衡阳市骨干教师"。她长期扎根偏远乡镇,与留守儿童真诚相伴,搭建心灵桥梁,给予温暖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