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双减”工作方案,切实履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结合实际,严格执行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教育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作业管理情况
1.实现规范管理
学校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保证了课堂教学完整性。由教导处和班主任分别协调统筹学校、年级、班级各学科教师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把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保证了作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明确禁止项目
教师分层布置作业,亲自批改作业,无惩罚性、重复性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杜绝了挤占自习课时间,无故挪用、挤占学生自习课时间。杜绝教师通过手机布置家庭作业现象。
3.加强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科学性
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必须坚持研究学生作业布置的相关问题,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
精选作业内容,实施有效作业,确保作业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二、课后服务工作
1.课后服务原则
(1)自愿性原则
学生自愿、家长申请,绝不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参加。
(2)规范性原则
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规定,严禁借机组织学科性集中教学活动,严禁变相补课。
(3)安全性原则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2.实施办法
(1)实施时间
周一到周五,老师每天在完成规定课时之后提供课后服务。
(2)实施对象
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确有困难的本校学生,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残疾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等亟需服务的群体。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给予适度减免。由学生家长自愿提出申请,经班级和学校审核,可享受课后服务。
(3)实施内容
每周二、周四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学校开设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包括篮球、足球、田径、舞蹈、书法、绘画、合唱。其他时间为作业辅导及提优训练,由各门负责看护的老师安排具体内容。
三、教学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保证了课堂教学完整性,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课程课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决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严格按国家和省市要求,征订教材教辅,无强制或暗示学生订阅教辅材料等行为。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给予教师外出及网上学习机会、提供相关专业书籍、利用各学科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学科带头人公开课、新教师公开课等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做好备、讲、批、辅、研工作,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处理好"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把提高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效果好起来,真正做到了"高效轻负"。
4.努力推进以学定考工作
学校每学期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只进行期末考试一次,不进行考试排名,年级组的班级排名等,检测性考试只作为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而专项巩固练习的依据。合理确定考试难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不出偏、怪考题,考试难度适当。校内和社会没有公布学生个人或集体的考试成绩和成绩排名。
5.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学校倡导学生严格控制好居家上网时间,自觉保护视力,最大限度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家校共同教育、共同努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四、“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特色
农村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父母打工在外,留在家乡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学习则由教培机构托管,这样父母安心务工,没有后顾之忧。但此次的“双减”教育改革,最受影响的则是那些农村的留守儿童。之前,这些农村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着,只需管吃饭穿衣睡觉,而学业均由校外的辅导机构来完成就行。因为他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多在花甲之岁左右,一方面劳碌着经营责任田,管着一家人的"根据地",另一方面当年因学历知识的差异,无法承担孩子们的辅导重担。毕竟知识改变命运,孩子是未来的一切,如果父母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去上学,既管孩子还要打工挣钱,分散精力不说,条件也不允许。以前的课外机构在这方面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让孩子有地方学习,有地方上进,不会的时候有人能够指导,让留守孩子学习有人教,玩时有伙伴。农村孩子减少了和城市孩子之间在受教育方面的差距,减少了父母的思念之情。
“双减”政策背景下,周末不能补,法定节假日不能补,那能够补课的时间就只有是周一到周五的晚上。城市的孩子可以,但农村的孩子就不可能了。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接他们回家,一要让他们吃顿好的,补一下亲情,二要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毕竟孩子还小,一次性的给钱多了,怕丢失也怕他们使用不当造成损失,父母在外挣钱不容易。要在课余时间管留守孩子,学校人手本就捉襟见肘。一方面,“双减”对老师备课、课堂设计、课堂效率、作业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更多时间专注于研究教学,要管留守孩子有一定难度。
没有校外的培训辅导机构,农村留守孩子作业不会怎么办?有听不懂的怎么办?想要努力却没有方向怎么办?没人辅导学习怎么办?又或者因缺乏监管孩子精力放在玩乐游戏上怎么办?因此,为了使学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采取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强化学校的基本托管服务,借鉴课后服务"5+2"模式,加强孩子的作业管理,包括学生自主作业、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师答疑等学习活动,争取在校当天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到"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活动中去,利用学校青少年宫设有的功能室对留守儿童开展艺术课堂及体育健康课堂,每周一、二、三、四下午都设有相应的艺术课及体育活动,并安排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艺术课堂及体育健康课堂,旨在通过专业老师教授舞蹈、音乐、棋艺、书法、美术、体育等课外兴趣课程,解决留守儿童课后无人照看,孤单等问题,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爱,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孩子智力、审美、艺术、体智健康等潜能,为孩子的成长注入一份心灵的启迪,帮助孩子提升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强健了学生体魄。
总之,"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和常态化推进的工作,我校将继续在师生中加大"双减"工作宣传力度,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