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联合学校:"课后服务"开启学生"快乐之门"

来源:基础教育科 发布时间:2022-04-27 17:00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衡南县洪山联合学校古城一校区坚持精准发力、无缝衔接,根据教育规律、学生成长特点、个人爱好特长,围绕课业辅导、劳动技能、美术书法、社会实践等方面科学设计,形成"菜单式"课后服务体系,让学生们在"有趣实践"中实现"有效学习",开启学生"快乐之门"。

下课铃声一响,在教室后面的劳技基地,可以看到八年级学生胡剑明活跃的身影,他与同学们一起围在花圃旁边,听完老师讲解清理修剪花枝技巧后,迫不及待投入实践之中,小心翼翼地修剪花枝,每道工序都干得认真细致、有条不紊,把爱绿护绿植入心中。

"在园艺培养基地的训练中,我学到了许多,在劳动中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还培养了自己的心灵。"衡南县洪山联合学校古城一校区学生胡剑明微笑着说道。

古城一校区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们都来自农村,为什么还要开设劳动技能课程呢?

开设"农耕知识+社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们体验除草、整地、栽种等农事,学习农业科普知识,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袁忻玥同学以前是典型的"五谷不分",普通菜苗都不认识,自从参加劳技基地实践后受益匪浅。这不,她又认真种下并认领一棵辣椒苗。"我认识了许多菜和花朵,在家里,奶奶还给了我一些花种菜种,我也开始种了,非常开心。"

静悄悄的美术室只听见沙沙声,学生们沉浸在艺术世界,全冰老师细心指导学生素描技巧。她告诉记者,美术课作为课后服务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书法中观察学生内心世界,拓展了孩子们与父母沟通交流渠道。

如何科学设计课后服务课程,苏清平充分考虑学校主体资源有限性、学生客体需求多样性和教师工作负担无限性等因素,充分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意见,根据教育规律、学生成长特点、个人爱好特长,采取"自愿报名+合理分配"模式,精心设计课后服务内容和方式,让"双减"政策更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衡南县洪山联合学校古城一校区校长苏清平介绍道:"在"双减"工作上,我们不断的调研,花了很大的力气,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开设了棋类、球类、书法类、演讲等17项课外服务。"

在快乐的氛围中,有效课后服务教育成为洪山联合学校古城一校区一道靓丽风景线,让孩子们的眼睛亮起来、身体动起来、精气神抖起来,开启"快乐之门"。



(供稿单位:衡南县教育局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主办:衡阳市教育局 地址:衡阳市华新开发区长丰大道34号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邮编:421001 电话:0734-8811333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74号